将“社会性别主流化”嵌入家庭友善政策

2022-07-06 1687 绍兴科技馆 澳门日报

 为应对澳门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变化趋势,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不断推出提升生育津贴、延长有薪产假、增设男士侍产假、推广母乳餵哺友善措施等家庭友善政策,鼓励“优生多育”。然而,儘管特区政府努力推进家庭友善政策,却无法扭转澳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料显示,澳门二○二一年的出生率是7.4%,是二○○五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二○二二年初,澳门妇联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虽然澳门本地女性的生育意愿有所上升,但“九○后”女性的生育意愿评分最低。另一方面,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同时,澳门的人口老化指数快速攀升。二○二二年六月,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二○二一人口普查详细结果》报告表明,二○二一年澳门特区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较二○一一年大幅增加107.2%至82,812人,佔总人口12.1%,人口老化指数上升至83.7%。

 澳门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最新变化情况,再次彰显了特区政府完善和推进家庭友善政策的迫切性。在完善和推进澳门家庭友善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将“社会性别主流化”嵌入家庭友善政策中,将社会性别作为家庭友善政策的基本视角,将两性平等作为家庭友善政策的核心目标,将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作为家庭友善的政策重心,将妇女参与政策制定作为家庭友善政策的保障机制。

 社会性别主流化:将性别

 观点纳入决策主流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是社会性别平等路径的新探索。社会性别主流化不再聚焦于女性个体取得平等待遇的权利,或是女性群体的历史性劣势,而是转向影响女性权利的体系和结构,将性别平等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制度体系和政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人类历史上探索实现社会性别平等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为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性平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传统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下,决策者通常会考虑到决策的政治、经济、以至社会影响,但很少考虑决策对性别的影响。对此,一九九五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主张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公共政策制定的主流,由此推进性别公平和两性的协调发展。《行动纲领》特别强调“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表述为:“在处理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问题时,各国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提倡一项积极鲜明的政策,将性别观点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以便在做出决定以前分析对女性和男性各有甚么影响。”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zhengce/4803/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