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旅游业须进一步拓展
2023-09-20 4843 郑颖 澳门日报
年初至今,旅客数量急增,七至八月暑期超出预期,人流量已回到疫前水平。本澳旅游业复甦呈现良好态势。但也要看,目前的主要客源来自内地和香港,特别是受益于疫后旅游出行报复性增长。
游澳客增不盲目乐观
虽然全球疫情防控已基本结束,但是大多数其他国家或地区仍属于内地尚未开放或刚开放的旅游地,而且目前国际航班短缺、签证困难及机票昂贵,限制了内地居民出境游目的地的选择。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内地出境游客四千万人,其中近半数选择到澳门出游。显然,这种出游模式并非可持续的“常态”。随着内地开放境外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增加,尤其是国际航班逐步增加和机票价格下降,内地来澳游客数量可能会下降。当前世界各经济不景气,内地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都会影响内地居民出境游意愿和消费力。所以,要理性认识今年前八个月来澳门游客大增状况,不宜盲目乐观。实际上,年初港澳恢复疫后正常通关后,大量香港居民重来澳门,两地通行车船票都被抢购炒高。但进入暑期后,香港居民来澳游人数已明显减少,亦表明报复性旅游的短暂性质,持续性是有高度不确定性。
面对内地居民的来澳游热情,本澳旅游界应当考虑如何积极拓展商机,打造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模式,争取提升境外游客对澳门游的兴趣和热情,保持对澳门景点的偏好黏性。三年疫情,经济环境和旅游生态及消费方式均已发生重大变化。旅游业界需认真研究市场变化趋势和新一代游客群体的需求和消费偏好,抓紧时机对本澳旅游资源和设施进行创新重塑。除了传统的游览项目,应打造更多和更具吸引力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澳门。
多短线游过夜客不足
澳门有许多悠久历史的建筑遗迹,错落在老城区。仅作为观赏景点的吸引力不足。可以借力新一代资讯和数字技术对这些历史建筑遗迹进行活化,採用人工智慧、元宇宙等数字化手段,虚拟和实景相结合,展现内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风土情景、人文传奇和轶事演绎。游客可以身临其境,互动式或沉浸式地观赏,更直观生动地体会澳门景点的文化和历史魅力,感受中西文明互鑒、中西文化交融等方面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质,获得多方位的旅游体验,增加满足感和嚮往性。通过创新的文化历史旅游体验,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留恋回游,或者通过他们的旅游体验分享与传播(数字多媒体平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澳门。
根据特区政府的“1+4”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休闲业仍是澳门的主要支柱产业。业界应考虑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大做强旅游业。现时,来澳游客数目虽多,但大多数属于短线游,过夜游客不足。这受制于本地旅游项目不够多元,缺少可持续性。因此,旅游业界要积极开拓可持续的多样化项目,开发“旅游+”,引导游客偏好和消费模式。澳门目前每年有不少文体活动,但种类繁杂、规模偏小,游客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足。可以考虑更有效地整合本地旅游资源,跨界协调,打造一些高品质和大规模的文体盛事;如现有的十一月“格兰披治大赛车”,或像香港的“抢包山”、日本的“神户文化节”、西班牙的“森巴舞节”等。结合澳门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主题、定期举办,做出规模、加大宣传、创出名声,将有助于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和消费。多元化和错峰化是可持续的关键。今年初兴起的明星演唱会,虽可满足部分旅游群体的消费意慾,一蜂窝式推行未必可持续。近期演唱会消费已出现下滑,值得业界重视。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zhengce/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