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码元宇宙

2022-11-07 1018 孙宅巍 澳门日报

 一个多礼拜前,澳门出现新的新冠病例,澳人如惊弓之鸟,又像历尽沧桑的情场老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重新经历种种令人不喜的场面:疫情记者会、抗原自测、排队核检,以及戴KN95口罩等。疫情像盅子里那三粒骰子一样,不知开大还是开细。邀天之幸,至截稿时,澳门疫情防控形势一片大好,美食节、大赛车和圣诞节庆当可如期进行。

 首宗个案发现时,我正在外地小游,原本已害怕标準不一致而出现行程阻碍,得悉最新疫情,更怕被无缘无故拉去隔离。那是我疫情以来首次离开澳门和广东省,无论事前的行程準备、过程中的複杂过程,乃至完结回澳后的余波,都一直为保住那“只”珍贵的绿码而犯愁。绿码易受刺激,随时变黄变红,就算你多么诚惶诚恐,卑躬屈膝,它都可能说变就变。

 在社交app上看到不少外省人反映,在我小游的那个地方待到第三天,那只绿码有理没理都会变黄,如此一来便寸步难行,因为进入公共场所都要绿码,去景点更要求四十八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幸好我按足指引,包括预先报备,连日核检,在第三天总算保住绿码,离开时顺利上高铁,至于在珠海过关是否顺利,那是后话。后来看到有人说,第三天变黄是因为没报备之故,看来,疫情防控,真不是讲玩。

 在疫情发生之前,没有健康码,没有场所码,没有通关凭证,也没有大数据行程卡,可能由于手机支付的普及,我们大部人都知道甚么叫二维码了,各种各样的疫情二维码的使用便变得顺理成章。也许一开始都不会欣然接受,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日子必须过。在开通那些功能前,或多或少又要经历身份资料的绑定和人脸识别认证等程序,为了使用电子支付,为了出示绿码,这些年来,我们在网络世界已建立了大量个人档案,不知不觉地参与构建元宇宙。

 (二之一)

 太 皮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77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