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我说《红楼梦》之奇

2022-10-25 4654 凡一平 澳门日报

 《红楼梦》之奇,在于难以分辨、不可捉摸的虚与实。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时常提及作者之笔“狡猾”,这些点评十分关键。《红楼梦》一篇奇文,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实者实虚,虚者实实,因此虽然通篇锦绣如见如闻,追魂摄魄,却又满纸似烟似霞,无迹可寻。说是游戏笔墨,却又字字皆血,说是作者亲历,却又恍如一梦。恰如林黛玉所续贾宝玉偈子云:“无立足境,是方乾净。”既无菩提树,也无明镜台,尘世之真实只是幻影,而尘世之幻影方是真实。悟得此理,方能了无执念,进入空空道人之“空”境。这本是禅宗之常识,然而以小说之形式,古今中外,真正写得出来,也只有《红楼梦》。

 贾宝玉、林黛玉一双知己,柔弱至极,无力无争,皆是神仙一样人物。纵有经世之才,亦无济世之意。(有此意者,脂砚斋也。脂砚斋于梦碎之后,回首此梦,声口自是不同。)薛宝钗亦有大才,玲珑通透,却也不是入世之人。王熙凤、贾探春等人,虽然才精志高,也因为生于“末世”,无力改变世态时局。书中人物所历所感,皆是一梦,也仅是一梦,梦醒如何,则已不是《红楼梦》所关心之事。

 后四十回则以实写实,以虚写虚,殊无奇处。且其对梦醒后之贾宝玉和薛宝钗浓着笔墨,于一大梦后,再续一平凡琐屑之小梦,非要让贾宝玉听数番说教,迷途知返一回,做完这小梦后再出家,不肯放过重演一遍当时通俗小说之套路,处处可见科举仕途情结。贾宝玉倒不是到贾府来富贵风流一番的,竟是来偿还俗债的了。

 若以现当代西方文学观念观之,则后四十回几近成长小说,甚至有不少契合现代精神之处,自然也可说是精彩的。然而,以现代小说理论作为言说工具,多少小说论不得,何必再以此等言说为《红楼梦》“锦上添花”?

 龚 刚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67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