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米》(Bitter Rice)

2022-10-21 3686 寇尚伟 澳门日报

 上周讲及俄国大文豪L · 托尔斯泰原着小说《安娜 · 卡列尼娜》被改编为舞台剧,近日将在北京上演,也引起一些有关外国文学作品和电影中译名的回忆。(如上述作品拍成电影在香港上映时,译为《春残梦断》。)

 提到西方的许多文学名着改编的影片,发行到中国来上映时,有些会用原着原名直译,但也有些会根据原着的题材、风格,半创作性地改译成另一个中文片名。

 当然,讲外国文学名着中的戏剧名作,不得不先提莎翁了。他被推介到中国的作品极为丰盛(共三十七部),其中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多为直译(如《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而以人文题材为主的悲剧,拍成电影来到中国,也许由于要适应华人观衆口味和票房招徕因素,《哈姆雷特》译成《王子复仇记》、《麦克白》译成《金殿逃龙》、《罗密欧与茱丽叶》译成《殉情记》。这样做,只要不弄成庸俗、市儈,亦无可厚非。

 喜剧大师差利 · 卓别灵的电影来华上映,由于有了他的名气作票房保证,因此绝大部分是直译,如《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回忆起来,粗略举些笔者最欣赏的五部外语片中译名的例子吧。

 首选:《苦米》(意大利片,原名《Bitter Rice》,中译片名为《粒粒皆辛苦》),词意俱佳,蕴含批判现实主义况味。二、《乱世佳人》(西片),原名《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逝”,译名中既有“乱世”之惊骇效果,又有“佳人”的引人入胜遐想。三、《魂断蓝桥》(原名《Waterloo 

 Bridge》),内容写战争和爱情的纠葛剧。四、《绿野仙踪》(原名《The wizard of Oz》多有趣,有声有色的童话片译名啊。)。五、《苦海孤雏》(原名《奥列佛尔》,四字组成的人海悲剧十分动人),狄更斯原着。

 鲁 茂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64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