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为何痛失诺奖?

2022-10-18 4378 张铭 澳门日报

 今年诺贝尔经济奖官宣的消息一出来,很多业内朋友的反应首先是这太实至名归了,因为戴蒙德(Douglas Diamond)、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等三位学者可以说是关于银行监管这一重要经济金融学问题的祖师爷。但同时,诺奖委员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把奖发给他们,也让人觉得多少有点给晚了。

 有专家指出,从三人的贡献,特别是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又称DD模型)的重要性来说,这个奖应该早就可以发给他们。

 这次迪布维格以一九八○年代的成果获得诺奖,还引发了网上的热议。因为迪布维格曾在西南财经大学任经济学院院长十年,两年前才解聘。

 据说是未通过绩效考核。只能说财大不够气粗,再忍两年,就成诺奖东主了。这次痛失诺奖,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迪布维格得诺奖的成果是以前做的,到成都后或者忙着吹拉弹唱吃美食,考核没过也是有可能的。查了一下迪布维格在新东主华盛顿大学的网页,他在新世纪的成果确实不多,但一个DD模型就够他笑傲江湖。华盛顿大学网页上只字未提财大院长一职。个人兴趣倒是亮点,喜欢吹拉弹唱,烹饪,打太极拳,还有举重。是个有趣的灵魂。

 高校里的人才有两类,一类是老黄牛,或称专才,兢兢业业作研究,每年发表四至六篇论文(独立完成),五年出一本书,一辈子下来会累积有一、两百篇论文,八、九本书;还有一类是神经刀,或称奇才,成果不多,发表不稳定,但是灵光一闪,可能提出惊世伟论,影响世界。如何平衡对待这两类人才,是一门艺术。

 龚 刚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61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