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
2022-10-04 1938 张德文 澳门日报
师生关係是介于先天注定与后天促成之间的一种人际关係。离开学校之后,我越发觉得师生关係保持亦师亦友状态较为理想。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儒家学术提倡尊师,有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前我在山区教书,农民多要求子弟以这种态度对待老师。其实这话更多的含义是一种对老师尊敬程度的形容,不能仅从字面上看,老师就有父亲的份量。韩愈说得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黄榦是朱熹最得意的门生,《宋史 · 黄榦传》记载:“榦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对这位高徒甚为器重,曾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还直白自己“老病无聊,益厌俯仰,但思归卧山林与如直卿者一二人相与讲论,以终素业”。这表明他们之间已从师生关係上升到知己至交了。黄榦安贫乐道、刻苦求知最终打动了朱熹,他欣然将最怜爱的四女嫁给了黄榦。
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关係也是教育史的一段佳话。徐特立在湖南一师任教时,毛泽东前后做了五年半的师範生。徐特立渊博的知识、进步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对毛泽东影响甚大。毛曾说,徐老是他在一师求学时最敬佩的一位老师。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徐特立六十大寿,毛泽东为老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称讚徐特立是“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楷模”。
李商隐诗句“平生风义兼师友”常为人所引用,师生关係能做到这个程度,也是值得欣慰和庆幸的吧。
石 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