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糕点杂忆
2022-09-05 4183 赵会芹 澳门日报
报载香港仅存的三个冷糕售卖点只余两个,便挑起我昔日的街头糕点杂忆来了。
饮食是人文的一环。小城成为创意城市的美食之都,食品多元,建立在中西文化长期共融的基础上。我们小时吃过什么,成为城市的饮食道路,想想都觉得有趣。要非偶然有新闻提起,我其实忘了小时吃过的“冷糕”。昔日家居附近街头卖冷糕的汉子操不纯正广东话,我们就以为他是“上海佬”,于是上海人卖冷糕的观念深植,又因夸张地,真个几十年没再吃到冷糕,无从考究,直到今天才听说这原是潮州人的糕点。比起香港,小城的潮州人大概不多,那时资讯闭塞,蒙昩无识,不讲广东话的,都滑稽地以为是上海来的。然而今天我总算有个本事,一听口音,便知谁是澳门人。
昔日街头大叔製作的是大大一盘的冷糕,过程可观,镇日有大群小孩静静地观赏,雀跃地等待,圆盘内的冷糕做好了,拿着热烫的一块三角形美点,欢欣地飞奔回家去。那是容易满足的岁月。
前年返澳,顺道去美丽街,为的是看看培道小学,那里曾是濠江的校址,为几位女校长的生平做过记录,便想去考古。街头转角处但见人群围着一小摊档,久久未散,后来才知那是卖香蕉仔的,名气大了,旅客都来“打卡”。老澳门也有卖这糕点的,由营地街市走出新马路的巷口,有只卖这蕉形蛋饼的流动小店,小时经过,每次都因那烘烤香味而心动。
多年之后,仁慈堂前行人道内又出现烘烤奶油金钱饼的摊档,香气四溢,诱捕行人的饥肠,它不但成为旅客的必买手信,也是原乡客追捧的口腹慰藉。架深的牛油糕和虫仔饼买不到了,咬一口香脆而质实的浓浓牛油味的金钱饼,好歹是一顿黯然销魂下午茶。
城市饮食记忆的殿堂,不在街头,便在巷尾。
吴淑钿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