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阿嫲的幸福小孩
2022-05-26 4291 林奇芬 澳门日报
朋友的姐姐最近出版了一本绘本,叫做《我和阿嫲的小故事》,我有幸获赠一本。
封面是蓝底,上面画着一位慈爱的老妇人与一个梳童花头的小女孩手牵手。每一页都是作者成长当中与阿嫲的点点滴滴,有农曆新年阿嫲拿起电话摆pose跟家人合影的场景,有小女孩乱发脾气令阿嫲伤心流泪的场景,有阿嫲带着青春期的小女孩去超市买卫生用品的场景,还有小女孩把自己的毕业袍给阿嫲穿上照相的场景,等等。每一个场景对同样得到过阿嫲的爱的我们来说,都如此熟悉。寥寥数笔,却能简单地勾勒出萌趣的人物、温馨的场景,唤起每个人心底对慈爱的阿嫲的思念,同时也有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我常常在想,我们对阿公阿嫲的思念为什么经常会夹杂着一丝遗憾呢?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的阿公阿嫲都等不到小孙子长大成人,并且有能力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孝心吧。不仅如此,小时候的我们还不懂事,有时会无法体会来自他们无私的爱和关怀,有时会乱发脾气惹他们伤心,有时会调皮捣蛋让他们为我们担心,又或者会利用他们盲目的爱,来逃避父母对我们的严格管教……这些都会让长大后的我们回想起来时五味杂陈。
J.D.万斯在他的自传《乡下人的悲歌》中,说到自己虽然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但好在有一位非常棒的阿嫲,让他能够避免走上美国铁鏽地带很多出生贫困的孩子吸毒放纵颓废吃救济的人生轨迹,而是通过参军读大学,最终实现向上流动的“美国梦”。可以说,他也是一个有阿嫲的幸福小孩,可惜他的阿嫲没能等到他上耶鲁法学院的那天,所以他在怀念阿嫲时,也会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怎样处理这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呢?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更好地孝敬阿公阿嫲的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吧!
杨 菁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