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在“一问”

2022-04-04 1396 岚小茉 澳门日报

 上期本栏提到“

 故事”并非内容不严肃,只是表示叙述有情节:开始、发展、结果,脉络清楚分明。

 春秋战国年间,中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思想家和流派,就是所谓诸子百家。探究这些思想流派的源起是历史上一个大课题。影响最深远的答案,是汉朝刘歆所提出,把每个流派溯源到一个政府机构。譬如,儒家源出司徒之官。司徒管教化、国家的典章制度,笼统而言,略似今日的文化教育部。现代学者冯友兰却把各家思想溯源到社会不同的群体,而非政府部门,认为儒家源于文人学士。刘、冯这两个说法,各有理由、优点,但都只是说明了各“家”所自始,并未讨论到各家“思想”的源头。以儒家为例,他们只是指出儒家的思想和司徒之官(刘),或文人学士(冯)的想法相近,大概是他们所提出的学说。但为甚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刘、冯的理论都未有接触到,但就哲学史而言,思想的起源比家派的起源更重要。说中国哲学的“故事”,就需要探究这些哲学思想的源头了。

 一切思想、理论,都是从“一问”,一个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我们不会思想,也不会产生甚么理论。问题的重要和相应产生的思想的重要成正比,问题重要,理论也重要。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蠭出并作,对后世影响这么大,就是因为当时中国面临一个变天的大问题:怎样从众多的部落邦国转化成一个统一帝国。统一帝国是周朝立国的文王、武王、周公三父子的理想,它的构思和规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的。对这个理想,和它所带来种种问题的反思,便是产生诸子百家的源头“一问”了。

 先秦哲学的故事,就是从这一问开始。

 陈永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818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