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迷恋过的东西未必是好东西
2022-02-15 1043 舒天 澳门日报
网络文学那么活跃,很多人迷恋它,但是迷恋的东西可能是毒品。
当学生们青春已过的时候就会后悔当时爲什么迷恋它了,我们迷恋过的东西未必是好东西,流行的东西可能是感冒。纯文学在这个年代肯定不可能畅销,但是会“长销”。现在网络作家火起来的不少,由此可见热爱文学的人士很多的,可以说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谁写几句话都把自己当作家或者诗人。很多人很执着,一天写几首诗歌,劝都劝不住。
虽然这个是好事情,大家都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时代就出现了文学写手,和文学製作人,面向产业效应而写作。这种情况现在也比较多。出版社在销售和包装上投入太大了。之前我主编出的一部诗集,一共只有两百多页,经过重重包装后要卖七十块钱,远远超出了一包香烟的价格。
有些作家其实并不是文学製作人,但是被这样的产业化的机制所影响了,也必须参与到文学製作中来,这对文学来说是很大的伤害。像残雪这类作家,是文学创作人。文学创作人根本就不关心到底流不流行,也根本不会去关心读者的态度,真正的文学创作人,不会面向市场。面向市场的写作是不真诚的,不真诚的写作是对文学的伤害。所以网络化和商业化一方面使文学繁荣,一方面也对文学造成很大的伤害。
不过,总有一些伟大的作家在坚持他们个性化的写作,面向大海,最终为历史所接受。这样的作家和诗人在我们当代中国还是有不少的。比如海子、杨绛。他们的写作在新时期文学中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因爲“乡土文学”在西方对中国奇观化的解读中始终是佔主流的。
一位编辑在退稿信中对高行健的《灵山》评论道:“小説裏充斥着农民式的性幻想,写作手法陈旧。”但是这样一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也要感谢他作品的翻译。
龚 刚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