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以外的忌讳
2022-01-17 3540 魏江 澳门日报
忌讳并不只是名字。今日名字的忌讳,例如碰到和自己父执名字相同,甚至只是音同的字避而不用;不直呼长辈的名字,不单没有人遵守,就是知道这些禁忌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个了。然而,我们的语言文字仍有不少因为忌讳而产生改变。这些改变,大半都是避把因为音同,听来不吉利的词彙,转换成和它意义相反的吉利词。在广东话裏面常见的是“通书”,“书”、“输”同音,我们不喜欢输,所以改称之为“通胜”。今日很多人大概都不晓得“通胜”是甚么,还是另举更普通的例吧。
猪肝、牛舌粤称“猪膶(润)”、“牛脷(利)”。“肝”音“乾”,“舌”音“蚀”,听来不吉利,因此换上它们的反义词,再在旁加上“月(肉)”,表示指的是动物的身体部分,这些只是粤语才有的改变。不过“肝”、“乾”、“润”、“舌”、“蚀”、“利”,无论读音和字义,粤语和普通话分别都不大,讲普通话的朋友很容易便明白这些词彙改变的理由。但有些因忌讳而变的常用词,不懂粤语的朋友便不容易明白其所以然了。较显着的例就是“吉屋”和“交吉”。前者他们还以为是“吉利的房屋”之意,“交吉”可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退休前,我系一位从东北来的访问教授便问及这两个词的意思,我解释“吉屋”就是“空屋”,我们不喜欢“空”,所以把它改为与之相反的“吉”,他仍然不明白为甚么“空”的反面是“吉”,认为改“满”才是。原来广东话“空”、“凶”同音,我们不喜欢“凶屋”,所以改称“吉屋”;普通话“空”、“凶”不同音,前者是kong ,后者是xiong,怪不得他不明白为甚么“空”的相反是“吉”了。
陈永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