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澳门的社区邻里温情
2022-01-05 1192 徐会生 澳门日报
讲述澳门历史的着作为数不少,十之八九都是宏大的历史叙事或口述历史。而《十月初五街五十忆》的五十一篇文章,都是曾于该区成长的老居民亲自执笔记录的往事,内含难以磨灭的童年印记,情感充沛,字裏行间流露出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澳门的民生状况、社会人情世故、家庭人伦与社区邻里关係。内容之丰富及细緻,不独可满足战后婴儿潮读者缅怀过去岁月,也适合青壮年及中学生阅读,了解祖父辈时代的澳门社会具体状况,对照今天富裕的澳门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思考澳门整体未来如何发展的路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澳门人究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光景?葆青君在书中的前言〈澳门风情画〉,就有非常具体的描述。今天的年轻人频呼置业难,但葆青点出历史上澳门人置业的比例其实不高:“从来拥有物业的人就是‘人上人’。”包租婆如何将一个板间房分租给一家五六口人,双人碌架床是必备家具,还有帆布床朝行晩拆,一家人毫无私隐地生活。许多家庭就是这样走过来。
但是七十二家房客居住环境也有温情的一面,不争厕所厨房空间的时候会分享好菜,同打麻将,代管孩子,还有免费补习;武林高手收邻家子弟为徒;江湖落泊客月夜拉琴吹笛,以悠扬乐韵抚慰疲累心灵,欣然指导有兴趣的小孩学艺。
葆青的描述,正切中吾之童年经历。小时候给我讲故事最多的人不是忙于搵食的父母,而是陋巷隔壁的街坊老伯——退休警察炳民叔。每当炳民叔的马闸(一种可卧可坐的帆布椅)放到家门前,小孩们就会簇拥而上,围在他身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故事。我由喜欢听故事,到自己看书读故事,到后来长大后写故事,炳民叔黄昏故事时间的栽培,功不可没。
(《十月初五街五十忆》读后 · 二)
沈尚青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