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取代的水上运输
2023-11-30 4925 林北尘 澳门日报
周日,我去接船。许久没有到外港码头了,早上十时到达,昔日人头涌涌的码头,现在只有疏疏落落几个行人。我将车子停在落客区,像往日一样紧张兮兮地张望,担心警察前来驱赶。其实我是过虑了,十来分钟才有两三部出租车到来,这样闲适的地方,哪会有警察干涉?打算去报纸档买报纸,报纸档已不见蹤影。初冬的阳光并不灼热,反而吹来的海风有点寒意,于是便坐回车内。
码头由繁忙变成冷清,主因当然是港珠澳大桥通车,金巴除班次频密外,收费只是船票约三分之一,仅这样便已注定客轮生意难有起色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的客运码头全在内港,当时德星、大来和佛山等大轮船码头都在现在的十六浦酒店附近,只是在六十年代后期逐渐迁移到外港。因为这样的变更,码头附近的十月初五街、火船头街、巴素打尔古街等地,那些靠客轮做生意的店舖便渐渐衰落了,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是现实。不过,这是指与客运关係比较密切的店舖而已,其他方面,例如数以百计的渔船、供应全澳居民生活用品的船只,以及将本地产品运到外地的货轮,依然是在内港码头起落货的。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 · 斯密是个精于计算的人,他曾经指出从伦敦运二百吨货物到爱丁堡,如走陆路要一百人、四百匹马和五十辆马车,但走水路只需六至八人和一艘船而已。这些话告诉我们,那种运力是具经济效益的,认识水运好处的人当然不只是亚当 · 斯密,自古以来,拥有优良港口的地方都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国建造的“地中海泰蕯”轮,今年三月启航,船上可装载二万四千多个标準柜,这样的运载力可说是天下无敌,也使到水上货运长盛不衰。
公 荣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