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启示

2023-11-22 4427 刘艳梅 澳门日报

 又到了每年一次接种流感疫苗的时候。一听到要打针,小朋友们都耍手拧头,彷彿那粗粗的针筒和尖尖的针头已在眼前,戳穿皮肤的刺痛已有切肤感受。我搬出网上资讯,告诉他们流感病毒经常变异,年年流行的毒株都不同,不过仍对上年住院体验心有余悸的小哥哥高声抗议“打完针还是一样会得流感啊”,大人们轮番游说,小脑袋仍然摇得像拨浪鼓。

 虽然小朋友对病毒二字深恶痛绝,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实正是一个病毒星球。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里揭示,小小的病毒原来蕴藏着生命起源的秘密:人类有百分之八的DNA来自病毒,且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受惠于病毒基因的合成。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也藏着无数病毒,追本溯源下来,这些病毒存活的历史比人类更久远,经过一系列自然突变和基因重配,悄悄地在人类基因里留下丰富的讯息和複杂的启示。

 卡尔齐默在书中举例,人的肺部平均驻扎了一百七十四种病毒,当中有约一成是已知病毒的近亲,其余九成则尚未为人类所认知,足见人类对病毒了解之粗浅。儘管医学愈发昌明,人类对病毒却仍然知之甚少,加上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好几次被载入史册的大流行病,例如二千多年前的雅典大瘟疫、安东尼大瘟疫、十六世纪的美洲天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班牙大流感等等,造成数以亿计的人类死亡,惨痛的记忆致使人类常常闻病毒而色变。但《病毒星球》让我们知道,原来病毒并不总是危害健康——例如作为人体内无害病毒的噬菌体,在抗生素被发现前,便曾被医生利用以治疗痢疾和霍乱,一度拯救人类于水火。而且,正如金融政策里的“不可能三角”,病毒世界也存在一个围绕传染性、变异性、致死率的“不可能三角”,为科学界了解病毒的演变和发展提供某种线索:当传染性和致死率高,变异性便降低,比如天花病毒;当变异性和致死率高,传染性便降低,比如爱滋病毒;当传染性和变异性高,致死率便降低,比如流感病毒。

 人类对抗病毒已有很长历史,但若论消灭病毒却极不容易——不论是肉体病毒抑或思想病毒,肉体的奇难杂症尚可透过药物治疗,思想染毒才是难搞,分分钟无药可救。况且病毒的发展总是与环境紧密相连,综观历史上几场大流行病的经验,战争最易成为病毒滋长的温床,而蔓延的瘟疫又会对战争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让我想起几天前的一则关于加沙地区的新闻报道,在轮番袭击与疯狂炮轰后,当地药物短缺,幼童已现瘟疫迹象,稚子何辜,但杀红眼的军队彷彿已染上嗜血的病毒,对底层平民的哀嚎与呻吟充耳不闻,只因此刻在他们眼中,只剩下屠戮与仇恨。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225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