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舍与大器

2023-11-05 1626 阿sam 澳门日报

 在这里,一位八十六岁的女士,参与了我们的陶作坊。她在上釉料的时候,因为太过专注于绘製线条,手忍不住震动,竟然产生出如音符般的纹样,也因此,长者说出自己已八十六岁的“真相”。

 后来的器物哲学聚会,我特地带来维吉尼亚 · 李 · 巴顿的《小房子》。《小房子》是一本充满时间轨迹的作品,它带我们从“器物的纹路”,走到“身体的纹路”,回应“生命的纹路”。长者们吱吱喳喳分享着在河涌里游水、老家周围的果树,筷子基、青洲昔时的模样。甚至是自己如何来回这个城市,为不同世代家族成员奋斗的移动路径。唯有透过四季流动、月圆月缺、花开花落,这些纹理才更为清晰。

 在读书过程中,长者们陆续发现“小房子”是生活可见的“大器”。他们看到维吉尼亚 · 李 · 巴顿在小房子头上画了袅袅炊烟,心里有所欢喜:“有人住的小房子,几开心!”之后人去楼空,长者们忍不住想,是否只是时代变化,小房子替换了能源,不再烧柴。直到在其中一页,一位长者说他看不到小房子了,所有铁路高架与楼宇,把它遮掩得不见身影,大家此时一同帮忙这位读者找出它来。“它在这儿!”小房子在新的时代出现了,炊烟不再,楼梯坍塌不笑了。我们陆续确定,原屋主的子子孙孙都离开了。

 如果说望德堂区的“小房子”是百年前整个城区拆迁重建之前教堂的红屋仔,在这个社区的“小房子”,就是青洲社屋中心那座土地公庙与大树。感谢中心的每位同仁与长者一起脑力激荡去寻找出来,在这些从长者脑海中得来的记忆地图,每一个据点都令我喜出望外。

 “有人记得,就会有人回来。”土地公庙来来去去祈祷拜诵,小房子的后世孙女记得它的故事,查询文献资料后证实了它,并带它回家。炊烟再次出现,这孩子,也带了自己回家。

 (器物的纹路 · 二)

 川井深一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212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