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

2023-10-05 1608 贺东航 澳门日报

 儒道互补这个命题是耳熟能详的,但我总觉得道家补充儒家的机会多一些,却很少见道家大师会拿儒家那一套来补充自己的,大概两套哲学对人生的取态截然不同。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何其坦蕩!在这里是没有个人的得失,与道家处处要避祸的态度有很大的分别。仕途当然有起伏,遇到逆境时,老庄那套避世情怀正好派上用场。苏轼被贬黄州,仕途由天上跌落凡间,他在《前赤壁赋》便指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精神有了退路,应付各种打击便显得从容了。

 庄子经常会拿孔门弟子来说事的,大概孔子名气已相当大,庄子要借用他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学说与别不同,例如在《大宗师》里说,当“道友”子桑户死时,孔子派子贡去帮手,但子贡到达时,看到子桑户的两个朋友正在唱歌:“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意思是说:“哎呀,子桑户啊,子桑户啊,你已返回本真了,而我却还以人的形骸活着。”这种临尸而歌的做法完全不符合礼法。

 孔子说这些人是方外之人,而自己是方内之人,并指这些人是“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大意是说生存是负担,死才是解脱。当然,这些话肯定是“屈”孔子的。儒家认为君子应该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种对人世的关怀,老庄的追随者,会拿哪一点来互补呢?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选择了儒家,如果不是这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公 荣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191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