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文化
2023-09-10 4359 刘烜 澳门日报
开学季来临前,不同的澳门社团机构颁发奖学金的报道纷至沓来。可是,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获得不同社团颁发的奖学金者,数量之多令人讶异。几百人同时获奖平常事,甚至上千人获奖也不为奇。
说起奖学金,顾名思义,是对学业优秀学子的一种褒奖,目的在于通过褒奖学业优秀者而激励在学者努力学习,并有机会获奖。故而,奖学金的获奖面一般较窄。然而,澳门流行社团文化,显然,社团设立奖学金是必须满足社团需要的。社团为吸引更多社会成员加入,又或为留住会员,纷纷推出会员子女奖学金,而如果像一般奖学金那样,仅少数优秀者才能获得,那么,就很难达到通过设立奖学金而吸引会员的目的。因此,唯有足够的获奖人数,才能扩大会员覆盖面。于是,在设立奖项时,分学程(幼、小、初中、高中、大学等)甚至分年级设奖,又或分类别(操行奖、写作奖、单项成绩奖等)设奖,故而,就出现社团奖学金获得者动辄成百上千的奇观。
实际上,如果奖学金设置过多或者获奖者人数过多,获得奖学金者并不一定是学业优秀者,那么,奖学金设置目的就变得模糊起来,很难实现奖学金应有的激励功能。于是,社会上就出现要求社团改奖学金为学业津贴的建议。显然,此建议是很难为社团所接受的。因为对于作为社团会员的家长来说,子女能获得奖学金是荣耀的,并非仅仅接受一笔金钱。因此,奖学金不仅是激励会员子女,也是激励家长会员的。即使广泛设立奖学金,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奖学金的激励功能,社团也不会改奖学金为学业津贴的。
可见,社团设立奖学金注重的并不仅在于激励,而是流行于社团的一种皆大欢喜的文化。
娄胜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