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雀佐膳的年代

2023-07-27 1605 云舒丫丫 澳门日报

 坐在南湾公园的椅子上,两只麻雀跳到地上觅食,虽然每走几步便抬起头张望,只是样子并不紧张,除非你起座或者扬手,牠们才会飞走。麻雀大概是习惯了与城市人相处,也知道城市人是不会打牠们主意的。

 以前遇到鸟啼,我大约都能认得出是哪种鸟在叫,当然只限于广东地区。认识叫声是甚么鸟,目的是要知道这种鸟的体形是大是小,如果太“细只”的话就无谓浪费弹药了。因为我要将牠们射下来,这样做既满足了自己打猎的慾望,也可以为饭桌上添点荤腥。辨识鸟啼本意是十分功利的,完全没有东坡那种“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的诗情画意。

 很小的时候,便跟随村中的亲戚去打猎了,看着他怎样辨别鸟啼,怎样寻找躲在浓浓树叶之间的猎物,然后用猎枪将牠们射下来。当然我是当他的助手,这点本领就是那个时期学回来的,到自己稍为年长便独自行动了,弟弟则当我的助手,他负责背弹药包和水壶。

 母亲历来同情牛的遭遇,说牛耕田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还要遭人屠宰,那是一件残忍的事。但她对于我拿回家的禾花雀、白头翁和麻雀等飞禽,却乐意细心拔毛和挑出藏在鸟身的沙,然后炒熟送上餐桌。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农村最缺乏肉,每人每月只配给几両猪肉,哪里能够满足人们的“肉”望?这些小雀虽然不能大快朵颐,但聊胜于无。

 祖国的物质现在毫不缺乏,用的食的甚么都有,这种状况,对我等长者来说,的确是老怀安慰。邓小平曾说:“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这项政策我觉得十分重要,它将民间的创造力全部释放出来,社会从此便充满了创意和活力,渐渐由贫变富。以雀佐膳的往事,已成为一个久远的故事了。

 公 荣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1445/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