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书,黑暗之书?

2023-04-09 1216 李家杰 澳门日报

 成年人讨厌跟孩子们对话死亡,那个禁忌来由何处?

 在医疗与公共卫生尚未发达之前,人类的夭折机率非常高,几乎每个家族,都有着不同的儿童死亡叙事。

 面对眼前的小孩,他就像是虚无飘渺的存在,视孩子是随时都要回去的彼岸之人,甫过世的儿童学家本田和子在《百年儿童叙事》中梳理了这种情感。因为随时都会“回去”,有的孩子没有名字,因为害怕孩子有日被上天招回,所以帮他取了非人的名字,猫仔狗仔老鼠仔,或是给死亡率高的男童耳垂穿洞、取个女儿的名,让天神不要认出他……什么做法都有。

 因为害怕失去孩子,所以我们不敢跟小孩讲死亡。

 也因为孩子的生命,本来就是最欣欣向荣的状态,他怎么可以去接触黑暗的、悲伤的、绝望的事物?

 贩售与死亡话题相关的绘本,向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那些创作、出版所需克服的事物。而我们非常幸运,视谈生论死、幽灵鬼怪为违背善良风俗的出版禁忌早已过去。照理更能用更多角度去跟小读者去读、去对话。但这个坎依然存在。

 我自己认为,成年人阅读绘本的困难,除了图像语言的训练断裂之外,还有一个难题,即是我尚未处理完自己的人生困境:因为性别创伤依然存在,所以难以启齿与儿童谈性。不用说自身面对“儿童会死”的恐惧,因为尚未排解自己往昔死别的悲伤,所以我们无法进入这个话题。但我告诉自己不用担心,因为孩子与我都是共同在路上,互相交换彼此的视界、互相理解彼此不同甚至不足之处,快乐与欢欣、痛苦与悲伤,孩子教会我如何坦然、情感诚实。

 以这个为前提去一起阅读死亡之书,必然会看到光与阴暗交错之处,黑暗的阴影,温柔的阴影。下一篇,我们来试着读,第一本书。

 (一)

 川井深一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68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