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见闻)外销瓷与跨文化交流

2023-03-29 4386 黄磊 澳门日报

 近年景德镇常举办一类专题展览。展览的名称在“荣归”、“归来”、“遗珍”、“瓷典”之间更替,但具有共同的主题。二○二二年七月十七日,一座内容别致的外销瓷博物馆在景德镇国际陶艺村开幕,更将这个视若寻常实质不凡的主题“外销瓷”向世人隆重推出。

 顾名思义,外销瓷专指销售国外的瓷器。然而,它绝非简单的商品,而是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载体。中华古国向以地大物博名世,优势特产丝绸、茶叶、香料、陶瓷等畅销全球。但前三类均为消耗性物资,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消失;唯有瓷器能长久保存,堪称永恆的全球化商品。

 我国外销瓷器的源头可上溯到唐代,至中世纪晚期于欧洲大成气候。意大利画家乔凡尼 · 贝里尼一五一四年的油画《诸神之宴》中,即出现三件青花瓷器。一件被男神置于头顶,一件被女仙托在手中,另一件装满果品放在地面。这表明当时(明正德年间)中国瓷器已风靡欧洲上流社会,远早于葡萄牙强租澳门开展海上贸易。

 中国瓷器的优秀品质无与伦比:不透水,洁净光滑,坚固耐用,且价格低于水晶银器,故使欧人沉迷,贩卖瓷器也成为致富之道。十七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后者八十年间从中国进口一千二百万件瓷器,前者则于十八世纪初把近三千万件瓷器运回欧洲。有一个佐证瓷器价值的有趣故事: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做过一笔交易,以六百名波兰龙骑兵换得一百五十一件中国瓷瓶。这些瓷瓶也因此得名“龙骑兵瓶”。

 西方在使用中国瓷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为我所用的要求。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多外商提供订单要求中方照样生产,外销瓷从此进入定销阶段。后来还要求将皇室、贵族或大公司的标誌植入瓷器,遂出现纹章瓷。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后,欧商在广州购入景德镇瓷器白胎,僱用艺人以西洋画风在瓷胎上绘画,再烧製运回欧洲。此类瓷器被称为“广彩”。广彩将中西方花鸟人物及绘画技法相结合,体现了混搭的美学效果。

 外销瓷的影响竟至深入生活方式。十六世纪前欧人多用木、陶或锡製餐具,且不成套,欠正规。随着中国精緻的成套餐具推广普及,餐饮的仪式感和美感大大增强,上流社会乐以饮茶聚餐为社交活动,有效地改变了用餐方式和餐桌景观,被称为欧洲的饮食革命。

 文化的影响从来都是双向的。中华瓷器外销过程中也吸纳了不少异域元素。广彩、纹章瓷,以及源自珐瑯彩的粉彩瓷、镶嵌贵金属的巴洛克风格宫廷瓷器等都是例证。

 万勿小视了外销瓷,它既是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又是文化融合的成果。瓷器所到,即中国文化之所及;外销瓷渐臻完善,乃异质文化之荟萃集成。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60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