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就是生命力
2023-03-11 3202 李瑛 澳门日报
惊蛰之后,接下来就是“春分”跟“清明”,又到大家都期待的小长假了。
生活在城市中的上班族,对于生活的解读,除了食饭穿衣睡觉,就剩下每天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了。这种生活比诸自然界的候鸟往还还要固定、準时和刻板,而放假就是短暂摆脱这种枯燥乏味的循环的唯一方法。
城市上班族可以不理会自然界的物候,但生活在农村或者以农业耕作为工作模式的人,却是不可以不知道节令和物候的,即使只是种花种草,也跟物候有所联繫。
立春之后,春风徐来,万物从朔风中缓过来;惊蛰到了,冬眠了数月的小动物在冻土之下蠢蠢欲动,农人明白到可以锄土播种了。那些在沙土下冬眠了一季的种子和根茎,只有把它们放到泥土里,生命的原力才能够潜滋暗长,一俟春雷一声乍响、春雨落下第一滴,叶芽便会在一瞬间破土而出。
作为农人,固然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真切感受到春风吹拂的温柔,可以真切看到叶芽在眼前倏然抽出、伸展,可以真切欣赏到饱吸水分的嫩叶在清晨的薄雾中舞动、向着天空舒展,溪水泛起的水纹从灰白渐转为青绿,空气也开始变得绵润而複杂。在周而复始的物候循环中,农人的触觉被训练得越来越敏锐、对万物的感受越来越细腻,生活越来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何尝不是农人的幸福?
但当多数人不可能再回到田野、不可能再回到农耕生活的时候,说再多的节令物候似乎也成了奢谈。只有能够融入生活感受当中,传统文化才有继续传承的可能。不如,就从今天开始,在上下班的路上,不妨多点抬头望望天、低头看看脚下的小草,多点留意身边发生的物候现象吧。
花 语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