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室三小时后感

2023-02-27 1518 覃兴雯 澳门日报

 《纽约时报》记者在奥尔菲尔特静音室留了三小时,完全没有感到网上疯传的、人在裏面只能停留四十五分钟的恐怖。她虽然想尽办法增加血液循环,加速心脏跳动,但都没有听到网上所描述的吓人听闻:体内的血流声、难以忍受巨大的呼吸和脉搏声。反而要设法不让自己闷得堕进梦乡,不能完成三小时的测试。她描写这三小时的经验就像在一所女士常光顾、安闲的Spa一样,只是舒适程度略有不及。

 在她静音室三小时的纪实文章裏面,最有意思、发人深省的是全文结束前的一段:

 “有多少我们误以为不寻常的事物是因为网上这样告诉我们?我这次对谣传所谓疯癫边缘的挑战,唯一的幻觉是别人脑海中製造出来的集体妄想:我们可以令一所屋子安静得使人发狂。理论上互联网是历史上积存人类经验最完全的储藏库,是帮助我们排除错误观念的有效工具;然而实际上,它却像山洞口的一具扩音器,不断、没有约束地播送噪音,这些噪音四周迴响、变质、扭曲。我们听众虽然明白(这一点),但却仍然要在这些噪音中找新闻。”(奥尔菲尔特静音室的传闻便是例证了。)

 我还可以多加几句,今日这些噪音不但没有约束,在言论自由的幌子下,更是不容许任何约束。我们不单要在噪音中找新闻,往往更把噪音当成真理,不能质疑,不能反对。

 互联网出现的时候,我们寄予多大的期望:有了互联网,知识传达,广泛快速;无知、谣言、误解都要大量减少。半世纪过后,网上製造的谣言、无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敌视,要比它扫除的多得多。互联网成了作恶的利器。怎样防御网上的罪行,竟然成为今日执法者最大的课题,这又岂是互联网发明之初所能梦见!

 陈永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415/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