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篮球场

2023-01-10 5094 吴正清 澳门日报

 因为有篮球,我的童年还算愉快。

 犹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日本漫画《男儿当入樽》,刚好碰上公牛王朝与球王米高佐敦称霸球坛的时代,令当时不少小学同学,在毕业纪念册或作文课的“我的志愿”题目上,写上“成为NBA球星”。现在回想可能令人发笑,但回到那当下,在一个小学生的笔下,这梦想却又无比真诚而闪烁。那个年代,对于我们这些精力旺盛的十岁小孩来说,无论是篮球还是排球,只要一球在手,就感到无比兴奋,纷纷模仿漫画中的流川或三井,高高跃起,往篮球框里一球接一球地投。

 有时,篮球场挤满了人,我们就打旁边的体操器材主意。当年,还没怎么看过奥运体操项目,那些单槓双槓架到底怎么用,我们毫无头绪,也不关心。对我们而言,和高小学生约略等高的金属双槓架,就是变换了形状的篮球架。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划定一块“自由波地”,并以双槓架为投篮目标,只要球落在两条金属条之间,便仿如听到篮球落入篮网的清脆声响。

 佔用篮球场是一件奢侈的事,它们大部分时间被预留给中学生或校队练习;而我们总是佔据着自己的小天地,围绕着篮球场边的两个双槓架转。有一个动作,只有我们这些在“小球场”混的屁孩才能做到,就是“入樽”。大力地将球灌入双槓架之间,双手挂在一条金属条上摇晃,感受双槓架的振动,气势十足。而这种梦寐以求的感觉,受身高所限,是我们在真正的篮球场上无法企及的。

 当年球场上的队友,都是我在班上最好的朋友。虽然小学毕业后各散东西,退学的退学,没退学的被分散到不同班上。然而,至今我仍清楚记得他们的名字、样貌和球场上的特点,记得我们遇强越强、永不言败的精神,也记得那些拥有炉火纯青球技的隔壁班、甚至校队的对手们,他们一直是我们挑战的目标,也是当年每天上学的动力。

 古 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24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