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者记)信息过载

2022-12-14 3724 郭沫若 澳门日报

 我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还记得读初中时买的手机,容量才六十四MB,想在手机裏多放几首歌都不行。现在,手机动不动就下载了几百首歌,甚至如果用流媒体听歌,都不用怎么考虑到容量的问题,信息保存和传输的量都大大提高了。

 同时,我们也成为了信息过载症的患者。毕竟,过往的人从来没有应对过数量如此之大的信息的经验。在一九四九年,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 · 夏农所想像出来的最大的信息仓库,也只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而今天互联网的信息之大,已经远超前人的想像了。

 电邮、即时通信、社交媒体、视频平台,信息无处不在,随手按几下,新鲜出炉的信息送到你的手上。我们面对着远古祖先未曾遇到的困境。社交平台上,几分钟获得的“讚”比你在现实朋友中得到的要多,还有那些经过精心打造的灯光、妆容和“百万修图师”妙手修图的照片,迷住了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从未曾学会如何适应这些令人着迷的“完美”。

 我们疯狂地被信息源充斥着,但这么多的信息,除了耗尽认知资源之外,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提供者,信息的量疯狂增长,但意义却越来越小。我们好像看了很多信息,但却什么用都没有。

 要解决信息焦虑,避免被信息源牵着走,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管理能力,区分哪些是有益的信息源,哪些是可以屏蔽掉的。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木 芹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050/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