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讚江市长的短评

2022-12-11 1443 房龙 澳门日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社会充满活力,但信息蜂拥和观念变革,也容易使一部分人浮躁和盲动,这一点在大学校园里尤为明显。当时我刚毕业留校讲授新闻评论课,稍后又兼当班主任。出于教学需要也为自我提升,常向京沪几家报纸投寄短评,每篇四五百字,大多取材于新闻报道。一天,报上有则江泽民市长到同济大学作形势报告的新闻,引发我莫大的兴趣。他作为上海市行政主管,主动介入思想政治工作,表明有担当;到知名高校作报告,面对不易说服和满足的师生,说明有自信;从报道内容看,他的形势报告能够为师生所接受,证明有水平。

 依据报道提供的事实,可以看出这个报告的成功之处在于:结合亲身体会讲形势。于是,我便以此为题撰写短评,刊于北京《光明日报》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八日头版“大家谈”专栏。

 短评的第一段是:“报载,上海市市长江泽民最近在同济大学向全校师生作了一次形势报告。记者记述道:‘讲到市场供应时,他还风趣地说到他自己拎着菜篮子上市场买菜的情景。对青菜、黄鳝、鱼肉类的价格行情,他能一口气背出来。’因此,‘师生们听了感到非常亲切’。”

 也许受专栏字数所限,编辑将第二和第三段合併如下:“这是很自然的。领导同志能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谈价格体系的改革和物价问题,无疑要比那种泛泛而论生动、有味得多。这给了我们一点启迪:各级领导干部在向群众直接阐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讲国际、国内形势的时候,都应该注意力求把这类报告作得生动一些。过去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报告,在革命队伍中可说是有口皆碑;建国以后,许多领导同志所作的形势报告,也使有幸聆听的人们难以忘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报告不照本宣科,不平铺直叙,不带八股腔,而是寓庄于谐,妙语连珠,所以很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其时,距江泽民调到上海担任市长不过半年。据二○一一年出版的《江泽民在上海(一九八五年——一九八九年)》一书记载,当年他到任伊始,即去菜场了解价格情况,倾听市民心声,后来高度重视并着手大抓“菜篮子”工程,终于解决了上海副食品供应紧张的老大难问题。但该书不曾提及江市长还将菜场调查的所见所感,用于向高校师生作形势报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部美国人库恩撰写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方面也付之阙如。然而,能够结合亲身体会讲形势,在那时全国的省、市长中是绝无仅有的,因而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贺越明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uedu/1002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