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澳门作品”

2022-07-03 3641 王周伟 澳门日报

 受疫情影响,本届澳门艺术节本来已没有外国节目来澳,结果几部从内地来澳的节目也告取消,剩下来的就是澳门本地演出团体的作品。今年几个本地剧团的演出,也可谓各有特色,甚至毫不妥协地在作品中展现他们各自的艺术取态。

 几部澳门本地演艺节目中,以小城实验剧团的《九声》最不像一个“澳门作品”。不像的原因并非它内容中没有“澳门元素”,而是它整体格局,看起来不是一般在澳门可以看到的形态。

 由谭智泉、李佩融联合导演的《九声》,去年首演于澳门文化中心小剧院。作为带领演员集体创作,以概念为起点,非以剧本先行的剧作,它显得羽翼雏成。演员的交流、投入,整体节奏的拿捏都有强烈的不稳定感;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文化中心小剧院扁平的舞台空间,观众席与舞台过近的距离,都让这个作品充满尴尬。然而艺术节版本,场地换到舞台空间更深广、观众与舞台距离更大的巴黎人剧场,演出的尴尬感,至少在空间、观赏距离上,便消失了。

 澳门因长期受演出场地所限,本地剧场演出都倾向中小型,甚至微型的,也因为资源所限,极少将作品放在较大一点的舞台如文化中心综合剧院,或者澳门赌场的大型剧院中。然而,艺术节版的《九声》在巴黎人剧场的舞台上演出,竟没有太强烈的违和感,甚至有一些看惯澳门戏剧演出的朋友,会觉得不适应,觉得演员在舞台上个子太小。而事实上,若果在外地一些大剧院中看戏剧演出,就是这个样子,一些有名演员演出的戏,甚至有观众带望远镜来看也说不定。这就是我说《九声》最不像一个“澳门作品”的原因,它首先在演出的格局上就很不一样。

 (谈《九声》 · 上)

 踱 迢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879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