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展览”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美术的新形态
2022-06-28 3719 陈忠 澳门日报
自一九九七年香港和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祖国后,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本世纪初应运而生的粤港澳大湾区前景规划,以及发展与助力“中葡经济贸易平台”合作态势,政治经济的结构调整与文化艺术大融合的驱动力,铸就不断融入国家发展的新时期美术繁荣的生态景观。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港、澳和湾区内的十一个美术家协会群体,组织并活跃了美术创作、理论究、美育、展览、交流,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以及国际性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各种重要的文化新政策的举措相继出台,美术家们更以拥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艺术,共建“文化湾区”精神家园为己任的历史担当。
一、 文化政策的导向价值
1.政策主导
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义及建设规划,在经济意义上,珠三角製造业正逐渐步入转型期,传统的单纯借助外力进行单一性商品生产的时代已然远去,珠三角的製造业、服务业发展需要与港澳地区进行互联互动,扩大发展和创造更多的优化机制模式日益成形。然而,港澳地区存在土地使用紧缺、人口密集、经济整体结构趋于单一且发展缓慢,亦需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及联动,寻求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从社会意义上,粤港澳三地民众同宗同源,民风习俗相似、语言相通,民间往来一直频繁,大湾区的建设使得三地医疗、教育、生活等与民生有着紧密联繫的专案内容一体化,使得三地居民共用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以政治意义角度,大湾区城市群的建立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能有利于从宏观角度及地区特徵层面,对粤港澳三地多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分工进行协调。随着“一国两制”政策开始步入深水区,对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能够成为“一国两制”下区域协同发展的世界样本。
二○一七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同时,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这些均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成型。二○一九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规划有了更为详实的要求,其不仅要成为内地与港澳地区深度合作的示範区域、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显然,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其他经济圈的高集中发展模式,具有多级共生、梯度发展、平等合作的特性,这也使得大湾区城市群可以形成共生互助的态势,提供地方各级政府间深度协作的契机。这是地域差异的汇聚地,城市群以地方特色在大湾区内发挥做大作用,为国家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可能。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时,除经济、社会外,艺术交流亦成为政策影响的一部分,在同为广府文化滋养下的环境中,使得粤港澳地区交流往来向来紧密,艺术交流亦颇为频繁。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