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达利遇上但丁

2022-02-15 1790 立里 澳门日报

 一位是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另一位是上世纪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两个不同年代的人,看似毫不相干,然而在达利的画笔下,但丁的名作《神曲》,视觉上除了教人耳目一新外,还产生一种神游物外之感。

 不论在线上线下,近几年的艺术展览,不约而同地跟但丁的《神曲》有关。例如在去年初,意大利佛罗伦斯乌菲齐美术馆(Uffizi Gallery)举办免费网上展览,展示八十八幅以《神曲》为题的画作,以纪念这位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诗人”逝世七百周年。这批画作出自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祖卡里(Federico Zuccari)手笔,总共花了三年完成。祖卡里去世后,他的《神曲》作品先被意大利贵族奥尔西尼家族收藏,后再落入美第奇家族手中,直至一七三八年成为乌菲齐美术馆的藏品。

 在意大利,但丁历史地位超然。他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先驱之一,他的史诗《神曲》,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无出其右,传颂后世。《神曲》被称为但丁将自己的“精神游历”中所见的景象写成诗篇,也可能跟他在现实生活中被放逐的经历有关。但丁藉着写作消解鄕愁,亦把自己一生的恩怨情仇写入《神曲》。这首长诗有别于意大利中世纪的文学风格,除了充满想像力的文字之外,诗句背后更蕴含神学和哲学思想,再加上虚实交错的奇诡剧情,足见但丁匠心独运。

 如何将充满画面的文字,化成画家笔下的奇幻世界,足教画迷好奇,如果操刀的是集天才、疯狂与想像于一身的达利,更让人觉得精彩可期。今年初至四月,台北举办了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展,集结了他各创作时期的代表作、真迹与艺术装置,内容之全面属近年少见。展览从达利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风景及人物画为起点,一直延伸至其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达利沉迷于宗教、物理量子力学和哲学等议题,在反思神圣和人性的过程中,不断摸索视觉幻象的可能性,并将自己这段时期的作品称为“核子神秘主义”。《帕莱吉的圣母》、《基督被钉十字架》、《最后晚餐的圣餐》等皆为该时期的代表作。

 在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核武竞赛随即展开,核弹的毁灭式力量,犹如人类在铺垫自毁之路,在如此历史脉络之下,达利以画笔创作《神曲》,可谓别具时代意义。一九五七年,达利接受意大利政府邀请,为《神曲》绘製画作,以纪念但丁七百周年诞辰。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根据《神曲》三大篇章“天堂”、“地狱”、“炼狱”,以版画方式创作共一百幅作品。这批画作除了贯彻达利一贯画风细腻而荒诞的风格外,亦展现他对人生、宗教和哲学的想法,跟但丁在诗篇中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及背后的神学观点完美结合。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51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