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虎迎春接锦程
2022-02-01 4389 陈升 澳门日报
——杨大名贺岁新作赏析
二○二二年,新冠疫情仍然持续,并变种频现,在这汹涌的世界抗疫大潮下,迎来农曆虎年。由中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艺术家协会、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以及澳门画院管理委员会主办的“虎威迎春 · 金莲接福——暨杨大名美术作品展”,于二○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澳门陆军俱乐部画廊举行,展出了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画院院长、本澳着名画家杨大名的贺年新作,希望以艺术的形式增强人们继续抗疫的信心,祝愿疫情尽快结束,共享繁荣安定。
杨大名自幼家贫,却有缘跟随岭南画派先锋人物黎葛民、黎雄才、李国华、梁占峰等名家习画。他少年时问画于黎葛民,学习传统技法,后拜师李国华门下,随居肇庆星湖玉屏峰三仙馆,继而转拜师梁占峰,更有缘拜师秦咢生门下学习书法,勤学苦练兼得名师循循善诱。因此深受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影响,并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长达十年时间,杨居闽北南平青州武夷山,粤之肇庆七星岩玉屏峰,得山水之助,以造化为师,使其画作尽得天地之灵气 。改革开放伊始,杨来到澳门,以製作雅俗共赏的彩墨画谋生,后因机缘巧合,贵人引领,从传统平面绘画走入室内设计的立体装置工程工作,这段经历,更在画学结构上拓宽了求艺之路。一九八一年起,杨羁旅沪上多年,亲炙于王个簃、钱君匋、程十髮,又拜张大千门人刘侃生为师,得到谢稚柳悉心指点,称讚其:“画有岭南的秀润,又有北画的苍凝。 ”一九八六年,黎雄才先生来澳门旅行多日,杨在林近师兄推动和见证下正式拜黎先生为师。九十年代以后,杨上黄山、华山、九寨沟、峨眉山、富春山、长江三峡等地游历写生,体悟名山大川的烟云雨雾变化裏所呈现出的万千景象,同时辗转于世界各地,巴黎、意大利、瑞士等地美术馆,对博物馆不同艺术流派的真迹原作进行研究、现场临摹,尤其对印象派塞尚画中阳光下的色彩、构图与形象的设计方式,分析落笔点彩的前后、形象大小安排的韵律深深地嵌入脑中。踏入新世纪以来,杨对印象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岭南画派“的“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启示,更加明确了他的绘画方向,即以中国传统笔墨为本,研究印象派色彩和光影的同时,吸收日本画色彩鲜明、朦胧艳丽的特点,形成有自我艺术特色的作品。
杨大名的贺年新作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莲颂》,曾于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邀请展“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中展出。荷花又称莲花,是澳门的区花,代表着中华文化及哲学精神。杨大名笔下的荷花令人赏心悦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正能量,寓意澳门不畏艰辛、积极抗疫,祝愿在新的一年裏,战胜病疫,迎来红莲盛放,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繁荣安定,是以热烈歌颂,期盼唱响全城、鼓舞人心。巨幅作品三联画《莲颂》,于洒金红纸上作画,这种画法在中国画中属创新技法,传统的中国画多水分充足成透明状,喜于大面积的留白,而《莲颂》运用一种与西方油画不透明画法结合的技法,也足以表现出杨氏荷花的特色,而更耐人寻味的是:画面如入印象梦境,细看之下却在朦胧之中隐约出现荷花的形象。这种摒弃对真实细节的描写,倾向于印象及抽象表现主义的画法,运用挥洒飞白、滴落流溅种种技法,以不安定的形体与色彩,着重动态光影变化的描画,显然迥异于传统静态花鸟画,从意念上捕捉瞬息万变的荷塘景致,使明暗变幻、花瓣飞舞的动态突现在红色之上,并与之互相辉映,呈现出很喜庆的气氛,所描绘的是荷花的精神,让生动的荷花形象呈现在观衆的想像中。杨更善于营造晨色雾气、流光掠影的缥缈氛围,组成多样的空间感。此乃源于他的记忆当中, 自一九九五年在杭州小住之时日始,从西湖边上到澳门卢园写生荷花的过程中得新的心源感悟,悟到必需从视觉美审美角度出发,对应中西名师传统作品,从中寻求新的突破,形成自身风格特色的作品。以杨大名多年的写生实践经验,在其长年累月的反覆提炼、沉澱,从最初对荷花的热爱,到创作时构建出的心象,尤其对莫内的光影与色彩技法处理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同时追蹤赵无极、朱德群的用色与独特的章法,以及探索竹内栖凤作品朦胧美的绘画技法,综合幻化成各种粉色与金色的点,它们纵横交错、或聚或散,具有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虽然没有真实的声音,却能谱出一首视觉上的颂歌,这种看似西方现代派的表现形式,其间浓厚的东方精神本质却清晰可见。正如王维提出的“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画论。对于荷花的生长规律、造型结构的嫺熟掌握,进而内化成精神体验,并昇华为无形的感悟与冥思,于咫尺的画面上,结合古今中外的种种精髓,相繫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哲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回归自然却又挣脱自然写实形象绑束的艺术表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