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倒黑白的巴尔大撒
2023-12-26 2798 许梿 澳门日报
耶稣诞生的故事,少不了东方三博士送礼一幕。但作为当中的绿叶,他们姓甚名谁没人在乎,更遑论他们的容貌、背景及来历。
在西洋艺术史上,宗教画的世界,圣经人物长年累月,几乎清一色全由白人“饰演”,就算这有违史实,欧洲画家仍依然故我。其中一个例子,便是东方三哲之一巴尔大撒在他们笔下的形象。圣经的福音书没有提及三博士的身份。直至公元五世纪,历史学家在一份希腊手稿中,才发现三人的名字分别为巴尔大撒、墨尔基和加斯帕。由于波斯原文Magus有占星师之意,所以历史学者推断三位哲人应该不是反对占星术的犹太人,而可能是来自古波斯的高级神职人员。
直至公元七世纪开始,更多历史文献记载了关于圣经人物的故事,东方三哲的身份才逐渐明确。在研究的过程中,英国历史学家比德(Bede)的贡献可谓举足轻重。他是英国中世纪早期的编年史家及神学家,着有拉丁文撰写的《英吉利教会史》,被尊称为“英国历史之父”。比德大半生专注在圣经注释上,常用寓意解经的方式,试图解释圣经内文中看似矛盾的内容。治史严谨的他,惯以考证的方式区分事实、传统与异端之别,因而在去世后被赐予“可敬的”封号。
在早期的宗教画中,巴尔大撒时常被绘成白人,跟比德及后期基督教的历史研究有很大出入。这位为基督送上没药之人,应该是来自阿拉伯半岛或埃塞俄比亚的国王。没药又称末药,产自阿拉伯及东非一带,希伯来人将之製成药物,有芳香、防腐和止痛效果。没药的产地,跟巴尔大撒的出生地一致,更令人确信这位哲人不可能拥有高加索地区人种的面孔。
虽然早有比德的历史考证,然而巴尔大撒在宗教画中显示真实一面,则一直等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方才浮现在画布之上。其中一种说法认为这不一定代表中世纪欧洲唯我独尊的心态,而是对非我族类的人种一无所知。如是者过了几百年,欧洲迎来解放个性、尊重科学、肯定人权、反对神权的文艺复兴,有色人种的面孔才逐渐出现在欧洲的艺术作品中,打破凡圣经人物皆白人的局面。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跟航海大时代有一定关係,当中可能包括艺术家对欧洲和非洲的奴隶贸易的反思,并以自己的方式宣扬人文主义。例如法国哲学家蒙田高举个人主义、文化无分贵贱的思想;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更以黑皮肤的摩尔人为主角,至今仍不时被搬上剧场舞台。
而在美术世界,将巴尔大撒“还原”的作品亦开始出现,当中包括德国艺术家杜勒(Albrecht Dürer)的这幅《智者的崇拜》。杜勒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认识甚深,在美术创作及艺术理论方面皆有所成。在《智者的崇拜》中,一位短髮的年轻黑人男子便是巴尔大撒。在当时的欧洲,杜勒根据史实,绘製经典的圣经故事,无疑是艺术上一个重大突破。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