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 心灵之所

2023-12-26 1959 一根鱼骨 澳门日报

 来自“城市记忆:森林物语”第六届澳门国际当代插画大赛的这一批作品,使用自然里不同的隐喻意象,来凸显人类文明与自然紧密又脆弱的关係。作品展现了大自然疗癒与美好的一面。徘徊于童年不同时令的花卉,观察、触摸、想像,大自然是对好奇心最早的启蒙,是温柔的导师,也是最亲近的朋友。囿居于钢筋水泥的逼仄空间,唯有与记忆里的绿意连结,才能稍稍获得喘息。不同的植物在建筑间隙、转角生长,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形成独特景致。只要有一双诗意的眼睛,我们便能发现大自然的蹤迹无所不在。

 一、《儿时》,作者耿恩月,创作媒材:板绘。理念:森林里的池塘边,穿着小雨鞋,四处踩水。雨水拍打在荷叶上,池塘中,泛起层层涟漪;清晨的田野里,满是郁金香的花香。提着小水桶,去给这些新生面孔补点水分,摇曳的郁金香,像是在热情地呼唤着:向日葵开得正好,背着自己的小竹筐去採几枝回来吧。夜晚的森林,寂静又有趣,挑着摇曳的水桶回家去。

 二、《城市之“绿”》,作者胡冰儿,创作媒材:数码绘画。理念: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绿化始终是相联繫的。人的发展离不开森林,在这个开拓绿地、建筑高楼的时代,人们更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也许忙碌于生计之中,因而需要放慢脚步,寻找生活中令人放鬆心情的“绿”、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这抹城市中的“绿”,也许是海边的绿化椰林,也许是城市一隅种了花草蔬菜的士地,也许是咖啡店里摆满的绿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下,便处处能看见森林之“绿”,城市之“绿”。

 三、《亲子奇幻森林》,作者张琪,创作媒材:数码绘画。理念:灵感来源于渴望自由。疫情快三年了,反反覆覆,影响着太多人。二○二一年我儿子出生,至今未出过远门,连去附近活动都会有风险,所以我想在画中带他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与大自然有个更亲密的接触。

 四、《森林避难所》,作者宋紫君,创作媒材:数码绘画。理念:近三年的时间,一切似乎被按下了褪色键,每天游走于城市里两点一线之间,生活变得单调且重複。隐藏在黑暗中的怪物,总是在某个毫无防备的时刻从角落里钻了出来,侵蚀着我们的热情和希望。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47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