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然之魅——徐娜的版画之境

2023-11-07 1946 王鸿嫔 澳门日报

 今天人类对大海的认知日渐深入,但大海依然还是原始的,悸动不止,含糊无序又瞬息万变,充满混乱与张力,令人恐惧又迷恋。一切并非都是允许的,但人类文明却在对蔚蓝波澜的信仰中诞生,又在它漆黑的深渊中不断轮迴,成爲它的天空与大地,被赋予人间的“命运”。无数的文学、绘画、摄影、电影等等作品反映过大海,有着史诗般的内涵。但大海依然在呈现出它的陌生,大海仍然在重新出发,澎湃不已。在“2023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于澳门这个中西方文化交织的地方,看徐娜的木口木刻《海上丝路》,有一种合适的状态。那个波涛汹涌的时刻消失了,换来的是波平如镜,灵感的高风吹拂这个夏日,赋予记忆以生命,这是别处的价值,也是此处的意义。

 “海丝”作爲木刻版画的呈现

 海洋是多变的,正是这样,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是过去,是即时,是静止,也是迅猛。“海丝”作爲创作题材,充满了挑战性,它庞杂无比,但又如此富于吸引力,在挖掘、考证、猜测、演绎这一过程中,必然産生个人的视角问题,彷彿异乡人在异域漫游的游记书写,充满奇闻异事。徐娜拥有这样的时刻,彷彿“海丝”将其中的神话归到她的刻刀之下,借助她的这一只如鱼一般旅行的手,一些时光得以重现。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大海上的贸易旅程,它有着无数的机遇、惊险、危机与死亡。但在徐娜那裏,她避开残缺的桅杆,躲开闪电的风暴,绕开神话怪物,选择了人类文明寻回之旅中的灿烂时刻,而不是选择命运的暗战。她创作顺风的巨船,她想像海上仙山,她捕捉航海者的歌声,感受隐秘神灵的呼吸,她享受着这样一个心灵海洋旅行的漫长时刻。对于徐娜来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蓝色之路,也是一条反覆虚构的空间。徐娜创作的“海丝”,以地图爲创作雏形,取拼港口、城市、岛屿、海面,甚至沙漠骆驼、飞禽走兽、海上巨轮、时空高铁、北斗卫星等等散图,以立体几何数字图像来构建,大裏有小,小裏见大,时微时着,虽远犹近,所有的碎片都成爲她训练有素的拼贴材料。在自由浮动的瞬间,她创作出地点之间的联姻,以见全貌之意,从不同角度对已知、未知多重空间进行观看,重新虚构梦幻的海丝场域,去形成自己的木刻语言。徐娜的另一幅展出作品《闭门即深山》以梨木爲原材料,在宽银幕般的构图裏,墨黑的山、白色的山、喷火的山,将远海之岛屿、千山万壑还原成纸上神秘的空间。作爲艺术家,她一如诗人,迫切需要一个神来之笔来提升画面的魔力。徐娜在大海上创作了方形的彩虹,粉红、微蓝、浅绿等多种色调让画面的色域获得了焦点,彷彿这是她飞越彩虹的联盟,这虚拟出来的未知之物就是艺术家幻想性的隐密表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453/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