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

2022-12-29 4861 云爱 澳门日报

 ——谈《伊朗式审判》

 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半年前看了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伊朗式英雄》(A hero),一看便疯狂爱上,亦知道法哈蒂导演很多作品都被香港发行商冠以“伊朗式”三字,作为港译片名的开头,再在后方配以该片主体。如:一一年的《伊朗式分居》、一三年的《伊朗式离婚》、一六年的《伊朗式迁居》等。可以这么说,当一个导演连续三、四套作品,都被冠以部分相同的片名,这些名字就有了和这导演挂鈎的成分。那到底是不是只要叫“伊朗式××”就一定是法哈蒂导演的作品,答案当然不绝对是。电影名可以任意改,那香港发行商把这部来自另一导演的作品改成《伊朗式审判》,实属居心叵测,不敢说立心不良,但良极有限。我作为没有了解电影就入场的观众,发行商成功令我付出代价。

 而好巧不巧,台湾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把法哈蒂执导的作品通通改成《××风暴》,而刚好这次《伊朗式审判》去到台湾那边变成《赎罪风暴》,也是这么“巧合”。虽然两地片商都在玩弄文字,有巧立名目之嫌,但对比港澳译名,我对台湾译名更受落。港澳译名《伊朗式审判》中的审判部分,其实早在电影开端,审判已断,尘埃已定,根本上电影主体就不是诉说审判,而是审判后的赎罪。

 虽然说同为伊朗电影,看到网上很多人拿这部和早两年的《恶与他们的距离》和上年的《伊朗式英雄》来比肩。三者都同为揭露伊朗社会一些令人不齿的制度和不义,但对比后两者,《伊朗式审判》纯属蜻蜓点水,流于表面,完全感受到导演是有理解,有想法,有本意的,但奈何经验撑不起她的想法,未能带观众深入探究,包括连宗教符号都只沦为即插即用之物,未能带出更多的反思,甚是教人可惜。

 儘管我好像一直在说这部电影的不是,但其实内在含意仍有很多可取和值得思量之处。片头的白牛,喻意被错判死刑的主角丈夫,而在他们穆斯林(伊斯兰教教徒)的《古兰经》中,有这样一篇《黄牛章》,内文中刚好对应这事。在伊斯兰教里,《古兰经》明确指示穆斯林要善待动物,甚至连牲畜没有病痛或没有不能发挥其职责的情况下都不能宰杀。而在其中的《黄牛章》,有使者以真主的名义要求教徒把某只牛杀了,教徒很纳闷为甚么要把这只完好无缺的牛杀了,使者则回“这是真主的旨意”推说过去。而在电影中,女主角的丈夫被证实被误判死刑后,其中一个有份判其死刑的法官(男主角)懊悔不已,开始走上赎罪之旅。当男主角要辞去法官一职时,他的上级和同辈都说着类似的话:“这一切都是真主的旨意,我们这么多人都一同犯错,这证明了被误判死刑的受害者,和我们共同犯的误判,其实都在实行着真主的旨意。”这短短的几句话,除了证明在这神权政治的神奇国度,只要把宗教拱成了权力的最顶端,那神就会成了开脱任何错误的有力藉口。在宗教的洗礼下,教民被塑造成“不要问,只管信”,一切都以信仰行先。久而久之,大部分人都开始变成盲崇,失去了判断力,且变成一种强而有力的宗教式道德绑架,像极当代的教育。而另一个启示则是,在任何的宗教历史中,都总有一群人,自大地认为自己有资格为主代言。是不是真主的旨意,到底谁有资格说了算?而这正正就是《伊朗式审判》所带给大家来自宗教和道德的力量的思考。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420/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