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与叛逆

2022-10-27 2513 陶琳 澳门日报

 ——探析粤语武侠片《杀手剑》

 一九六○年代中后期是粤语片的转折期,製作质量不断提高。此时也是一些青年新锐导演在创作上最有活力的时期,题材活泼多样,作品叫好叫座。他们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①和市场困境②并不颓丧,反而求新求变,自强不息。随着香港经济转型,人们逐渐从传统社会的道德枷锁中解放出来,生活方式加速西化,让离经叛道的武侠类型有更充分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外国电影的冲击和催化作用一直存在,电影人为求生存,不得不跟上潮流,积极学习别人的动作场面和意念技巧,採取分镜头、多角度拍摄和灵活剪接等,新派武侠片正是在占士邦片、意式西部片、日本剑戟片充斥市场的情形下以土法研製出来。

 当时粤语武侠片的创作路向受到国语武侠片《独臂刀》(一九六七年)及其后《龙门客栈》(一九六七年)启发,放弃武林浩劫的宏大叙事,而改向西部片或日本剑戟片取经。侠客来到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恶势力周旋,对手不再是威胁武林秩序的邪魔外道,而是恃强凌弱的土豪恶霸。“生番导演”罗炽操刀的《杀手剑》(一九六八年)是这种创作路向的典型,男主角林建清(张英才饰)的身份带有神秘色彩,出场时的粗犷造型和退敌身手,相当日式,这样的侠客形象之前绝无仅有③。那边厢,同年邵氏出品的新派国语武侠片《怪侠》(一九六八年),更是多部盲侠片的大汇集。这时期粤语片和国语片在製作质量上的差距已日渐收窄,在内容题材和艺术风格上时常有所互通。

 面对邵氏“武侠新世纪”④来势汹汹的挑战,粤语武侠片处于变革期⑤,不但主要角色展现崭新的精神面貌,影片受外国电影影响之处,不胜枚举。动作方面最显着的革新,是日式打法大行其道,林建清的棒中刀犹如盲侠的杖中剑,决战过江龙(石坚饰)时使出反手快剑,招数诡妙。至于用连环跳弹床来表现女主角游秀凤(雪妮饰)的轻功,的确让画面动感大大提升。武指唐佳和刘家良的新式打法早在《劫火红莲》(一九六六年)已经牛刀小试、初现端倪,《弹剑江湖》(一九六六年)更是石破天惊、领先同侪;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让武打招式推陈出新。《杀手剑》的成功要领不在于侠客是否使用真功夫,而在于呈现出来的速度、力度、气势、动作形态是否好看和刺激。同期陆邦的《夺命刀》(一九六八年)和萧笙的《天龙堡》(一九六九年),无论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都跟《杀手剑》大同小异,可是动作设计、镜头调度和剪接技巧就望尘莫及,特别是终极大战的创意与美感,确是高下立见。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38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