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每颗星 都是我们曾爱过的人

2022-09-22 1825 蔡芹芹 澳门日报

 ——谈《人生大事》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正坐在茶餐厅里吃早餐,头顶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纪念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离世的特别新闻节目,电视画面不停切换世界各地自发前往哀悼致敬的人龙;茶餐厅里,几乎所有食客也都停下手中刀叉筷子,聚精会神地抬头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人生大事,生死二字,一位并无实际政治权力的女王去世,却如此牵动全球人心,自动自发地为之悼念送别,慨叹之余,亦难免牵动我们对“生死”二字意义的深思。

 古往今来不少艺术作品中,“死亡”都是被永恆书写和探讨的议题之一,和“死亡”有关的人与事,自然也吸引了读者和观众的兴趣。二○○八年,日本影片《礼仪师之奏鸣曲》将从事殓葬的业者人生放到镜头前,谱写生离死别的动人乐章,更拿下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珠玉在前,后来者如何从同样题材中挖掘出不一样的人文风景,挑战着世界各地的后来者,今年内地公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就是其中之一。

 《人》的故事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在某次出殡收尸的过程中,遇上失去相依为命外婆的孤女武小文(杨恩又饰),令莫三妹混乱不堪的人生——工作饱受社会偏见,和父亲关係恶劣,女朋友又出轨转投他人怀抱——再闯入一个不消停的“小祖宗”,但两人却从“火星撞地球”的冤家对头,慢慢因彼此生活交集,而变成了温暖相依、不离彼此的同命人……

 编导刘江江将镜头对準“殡葬”这个在内地仍颇为特殊甚至有些神秘的行业,用充满人间烟火的现实笔触,描绘了一群挣扎在社会边缘和底层的小人物。究其源头,原来刘江江的家人就是殡葬从业者,他某次接受採访时谈及创作初衷:“虽是丧葬题材,但我们拍的是生活,是衣食住行,是世间的美好……它(殡葬)像镜子一样,折射出这个人这辈子是怎么回事,折射出你家里的事、你个人的事,它是个治癒的过程。”

 面对关于生死的沉重议题,《人》选择了轻鬆甚至有些搞笑的方式来讲故事。死亡,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既不需要迴避,也不必刻意美化,因为它本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日常,正视死亡,就是正视生命;尊重死亡,也就是尊重生命。有别于近年国片常见的重金堆砌:充斥大明星、大製作,却故事虚弱、内涵空洞,《人》终于让电影回归“故事”,重拾感动人心的叙事力量。某种程度上,它也进一步拓展了内地社会现实类电影的题材和风格——跳出小众文艺片格局,尝试以更接近主流电影的创作手法,在中国现实社会的背景下,探讨有关生死的深刻主题,上映首个周末便创下二点五亿的票房佳绩,看来亦得到了观众的讚同与认可。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影片虽有不少讨巧的、充满笑点的转折设计,但商业味有余,却淡化了给观众带来的思考力度,尤其是下半场渐陷入皆大欢喜的俗套戏路,未能保持聚焦故事内涵的挖掘,以将故事意义提升到更高层次,不得不说还是有些令人扼腕。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36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