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剧与社区相遇:从《租客》又看祐汉

2022-05-26 5119 羽笙烟 澳门日报

 “直走转左就会见到包租婆的了,跟她说是租房的吧。”

 “来,地图给你们……懂不懂看地图?唉,看你们像两块木头一样,来,我教你们,出租的街招呢,长这样……”

 笔者与友人拿着一张祐汉的地图,一头雾水地在祐汉街道里转,寻找出租单位。此时,我们在一场演出里,是观众,也是租客。

 第二十一届澳门城市艺穗节中,“穗内有萃”其中一个单元《又看 · 祐汉》发展自怪老树剧团在祐汉社区营造展开的三年计划,此次通过艺穗节,扩阔祐汉被看见的机会。而《租客》是《又看 · 祐汉》一系列演出与活动中的一个演出作品。观众拿着“包租婆”给的地图,到指定的位置寻找街招,致电给街招上的“中介”,再被带领进不同的出租房子。每一个房子,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一个非舞台搭建的空间,一场疑幻似真的演出。

 笔者与友人找了四所房子,看了四场“演出”——保安大叔、装修师傅、性工作者、髮廊老闆。他们与他们所处的空间都承载一些故事,关于一些只能通过收讯好或不好的电话传达的思念,一些离开故乡来到澳门的外来者身份。巧妙的是,四场演出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关係都不一样。

 住在天台屋的保安大叔作为第一场观看的演出,因为尚未摸清演出形式,加上被“中介”领进天台前,必须挤一趟工业大厦电梯和经过一些真正的住客,于是当踏进天台看见正在煮饭的保安大叔时,剧场感很弱,观众或许会一时无法分辨面前的人是否演员。但一个过度爆发的情绪场面很快就让观众意识到面前的是演员,而天台的空间足够宽敞,容许观众马上拉开“演员——观众”的物理与心理距离,经历实到虚的切换,继续观看演出。

 紧接着的装修师傅和性工作者虽然很清晰地让观众知道他们正在“演出”,却也设计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装修师傅试图与观众互动,带回“看房子”的情景设定,让观众成为“演”的一部分,模糊了表演者与观者的身份界线。而性工作者的演出是一场独角戏,观众有一种强烈的“入侵者”视角感。笔者与友人站在狭小的客厅,她在洗手间关着门谈电话,我们以偷听的姿态辨识台词内容;她走出客厅,经过我们,我们侧身让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是观众,理应就是一个观看者,却被赋予了一种“偷窥者”的感觉。

 第四场的髮廊老闆则如同进入一家祐汉街坊老店,与老闆闲话家常,完全消去剧场空间、演员与观众的关係。正在酿梅子酒的老闆一边说“想喝的话这些更好”,爽朗地捧出一桶客家黄酒,倒给一脸嘴馋讨酒喝的笔者与友人。我们就这样呷着酒,听着卡式录音带的缅甸歌,翻看桌上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物旧书,自由决定“完场”离开的时间。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3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