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 体验未来——重温《22世纪杀人网络》
2022-01-20 4135 马德东 澳门日报
落幕十八年的《22世纪杀人网络》系列终于重启,救世主里奥以“杀神”造型回归,让一切回到起源。系列首部曲《22世纪杀人网络》(The Matrix,1999)曾经引发一波科幻哲学思潮,影片在电脑尚未普及、移动互联网还处于啓蒙阶段的时代,探讨程式、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等命题,导演敏锐地意识到,网络将会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难怪主人公在世纪交替之际抚心自问:“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半梦半醒之间?”故事描述反抗军领袖摩菲士解构母体的虚拟世界和人类的真实世界的联动关係①,涉及哲学、神学、世俗主义、未来主义和数码庞克等元素。
导演愤世嫉俗地控诉人类无视万物共存等自然法则②,其解决方案不是亡羊补牢或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把整个现代文明推倒重来,这种彻头彻尾的改变,相当接近《未来战士》(The Terminator,1984)的“审判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而言,究竟是“末日”还是“解放”?是“种族灭绝”还是取得“平衡”?值得商榷。再者,如果主宰人类的电脑系统“母体”是由万恶的人类间接创造,将会是一趟反躬自省的自我救赎之路,还是一次无心插柳的自我毁灭之举?创造与毁灭是此消彼长的漫长过程,还是并行不悖的平行世界?影片没有详述母体的生成史和演化史,但根据摩菲士所说:“母体无所不在,随处可见,它甚至在这房间,你从窗户外可以看到它,或在电视上也会看到它,上班时感觉它的存在,当你上教堂,或纳税时也一样,它是虚拟世界,在你眼前製造假象蒙蔽真相”,他指出母体是一种控制方法,也是电脑模拟的梦世界。
首部曲初探了黑暗深邃的母体,并提出了两个老生常谈的哲学问题。首先,什么是真相?真相之一是“这世界很不对劲,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多数人都留在这个幻境中,部分人甘愿守护它,部分人一生既无自由也不知道真相;其次,何谓真实?该怎么定义真实?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这些大脑接收的电子讯号?微妙的是,我们都曾做过一种犹如置身真实世界的梦,要是醒不过来,该怎么分辨梦世界和真实世界?影片以各种方式解释真实和过度真实,阐述人的观点是实质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虚幻。耐人寻味在于,母体利用人类的愚昧无知,企图改变世界历史、集体记忆和个人意志③。如此“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哲学构想与随之而来的科幻世界观,怎么也离不开存在主义,以及对《潜行凶间》(Inception,2010)或其后一众科幻电影的思想启迪。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