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吐出个未来

2022-01-13 1394 黄中强 澳门日报

 疫情下谈文化政策,听来有点奢侈,前路诡变如何去定政策?——但文化政策并不是天下太平时,饮杯咖啡吃件饼才慢慢细琢的。又或者退一步说,究竟政府对澳门文化发展的抱负是什么?政府真心做实事,有抱负才可以度过难关,不理疫症如何异变,这种原动力是必须存在的。

 廿多年前,内地的艺术发展曾经有过一段奇异的时光,全国涌现不同的艺术空间、小剧场,艺术形式五花八门,创意无限。我走访了一间身处南方二线城市的艺术空间,以搞非主流音乐为主,位处一幢工业大厦的顶层。大楼耸立在一个广场中央,围绕地面四周的是密密麻麻的临时摊档小舖,杂货假货水货遍布,听说全中国的杂货都可以在这裏找到。问到艺术空间的负责人怎样生存,用澳门的惯例想当然地问政府有什么资助计划和政策。他奇怪地望着我:“没有啊,哪有什么计划。”补充一句,内地在近年才开始有一些对艺团和艺术工作者的资助计划,过往非政府辖下的艺术单位只能自生自灭。此时,负责人补了一句:“但这裏的政府人员很好,帮助我们开路。”开路?艺术空间发展的音乐,其实颇为另类,在那个年代尤甚:电子、庞克、实验音乐,放到现在也是小众,多年前对这个位于南方潮湿的都市,更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没有什么市场。负责人说政府人员虽然付不出钱来资助,但会带他们一起去见一些对题的赞助商,例如啤酒、服饰、潮牌,用政府的面子为他们敲门和背书,双方坐下来谈话便容易很多,如果由一班顶着爆炸头雷鬼辫、戴着墨镜、满面酷相的音乐人去拍门,可能连大堂门口也入不了。然后,我第一次听到有前卫艺术工作者这样说政府人员:“其实他们虽然老套,但他们是一班有心和有抱负的人。”有心!抱负!从没想过这字眼会用来形容公务人员。不过,再谈下去,这件事也不完全只是一股对艺术的热忱。艺术空间的一位成员,曾经被邀请到德国电子音乐节中演出,地方政府觉得这可能是一次机会,在他们长期被看扁的文化地位中吐一口气,引来注目,因此更加落力为他们开路。姑勿论你怎样看他们的动机,是真的想推广文化艺术发展,抑或是抓紧机会上位,但至少他们用心地找方法、目标清晰地和民间艺团合力做一件事,亦都博得有心有抱负的美誉。

 笔者又曾跟外地的一个艺术节总监聊天。艺术节由政府主办,但经费不多,只支持场地和基本的技术器材,每次举办都有近百个艺术单位参与,靠门票去支撑,条件十分贫乏。但这个艺术节依然十分受人们欢迎,在该地有重要的地位。问到总监怎样维繫艺术工作者,没有充足的资源,但有清晰的政策吗?他说:“We' re together.”字面意思是我们在一起,更精确点说,应是我们在同一阵线。他用很多方法跟艺术家沟通,资源有限,但不代表不能做好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同一伙人,我们走在一起,一起面对困难。若在製作、创作、社会舆论上发生事情,他们会第一个企出来和艺术家并肩,遇到难搞的事情,都身先士卒,就算最后无法解决,也令艺术家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而不是官僚式的应对,“我有钱派你用,我没钱你收声”。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24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