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社会 孩子无童年

2023-12-28 5047 周丽霞 澳门日报

 ——谈电影《年少日记》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频繁出现,公众开始对心理健康的话题有所关注,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仍存在不少类似的言论:“以前的孩子都没有那么娇生惯养,没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需求,都是粗养过来,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面对这样的言论,有一个回应特别有意思——以前被粗暴对待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了,他们却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就是如此,形成一个死循环。最近上映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旨在以艺术的方式质疑社会对于青少年儿童心理状态的不够重视。同时笔者也认为,电影也在对于香港最新公布的中小学生自杀身亡个案数据之高,提出批评和反思。

 父权家庭的暴力教育

 电影中香港的一个中产家庭,父母外表光鲜亮丽,有两个读小学的孩子,哥哥和弟弟。看似温馨的一家,实际上是严重父权制的家庭。母亲是全职太太,父亲有工作,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稍有不满地方就会打骂妻子。弟弟成绩优秀,还会弹钢琴,但哥哥却甚么都做不好,只会看漫画。这个家里,父亲的家暴行为已是常态,哥哥常常因为成绩差,被父亲拿着鸡毛扫在家里边辱骂边追着打,打到全身都是伤痕。而母亲和弟弟却在隔壁桌子习以为常,面无表情地写作业。引起笔者好奇的是,他们不是中产家庭吗?他们不是更有钱更多资源吗?他们不是更懂得前卫进步教导养育孩子的方法吗?为什么这种家暴会出现在他们家?……有没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孩子不打不长记性”的思想过度解读并被实行?还是这位家暴的父亲也是在家暴环境中长大,以至于他认为暴力养育是正确的?但这样的事,对生活在港澳的我们好像见怪不怪。笔者在看这部电影的前两周,在茶餐厅用餐时就遇过两次,家长在公共场所大声指责和打骂小孩。明明社会都进步这么多提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但为甚么还是有这么多家长可以如此对待和伤害自己的孩子?

 社会议题电影的公众教育性

 香港新晋青年导演卓亦谦,也凭藉这部电影拿了二○二三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笔者很喜欢电影的三个情节设计,一个是哥哥的自杀,一个是反转位回忆和两条故事线穿插,还有一个是丰满的父亲形象。凡电影有一个不成文的剧情技巧,若要让故事深刻,必须有人死。哥哥从小就感觉没有得到爱,没有得到重视,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一直承受着父母亲的暴力和压力,能支撑起他生活的就是漫画。后来有一天,他最喜欢的漫画家自杀了,那个系列的漫画不再更新,他的精神依託消失了。他也好像生病了,睡不着觉吃不下东西,他好想找人诉说,但没人爱他,没人理他,甚至他的家人抛下他独自一个去了旅行……他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多余的人。最终,哥哥选择了自杀,他希望以此去结束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而荧幕外的我们,看着哥哥不经意地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在思考,为何看似小事却演变如此?我们又能做些甚么去制止同类问题?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22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