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消失的身影 (下)

2023-11-16 4969 王莉君 澳门日报

 前文提到以本澳的印尼女移工为创作及演出轴心的系列式作品《我们也有的故事》、《同样的身体》和《洄游》,参与的印尼女移工投入更多的创作和话语,让观众看到她们的生活更立体的呈现。《洄游》历经三年的雕琢,登上二○一八年的澳门艺术节舞台,名字意指洄游的鱼群,随着海流漂到澳门,为家乡的亲人挣扎求存。三年的共处,本地的创作人更曾随移工回乡,与她们的家人相处,访问和拍摄。而女移工们在每星期只有一天的假期中,放下与同乡共聚的休息时间进行排练,想起也知不容易。人们常会笼统地说某个作品是否有诚意,《洄游》的诚意和耐性,可说是近十年的首选,可惜系列完结后,未见有更多的后续发展。

 移工的身影在澳门的剧场中不算常见,过往亦常被套上刻板的形象。不过在二○○九年的本地作品《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门奇谈》中,便大量地出现了在澳门工作或停留的外地人身影。故事以集体创作而成,以澳门一天二十四小时为轴,由一个赌场有背景人士寻找手机而揭开序幕,当中描绘了几十个小故事,每个都有着生活中不自觉的荒谬和不安的喜剧感。当年正值澳门赌权开放后的发展高峰期,需要大量的人手,澳门成为世界不同国籍人士的落脚地。戏中有一场是一个澳门人搭巴士去离岛,全车爆棚,她苦无座位,被逼到角落时,才发觉全车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只有她是本地人。《七十三家半房客》中展现的外来工作者,除了移工,更有流莺、黑帮等人物,在作家李展鹏的剧评〈这个时代,这些剧场作品——谈《七十三家半房客》及《听风的卡夫卡》等〉,便提到“ ……此剧对外来者的书写:多国的性工作者聚集,导演先对她们开点小玩笑,点出澳门人对她们的刻板印象,直到她们唱起各自的国歌,以及其中有人受到欺凌,导演表现了他对这群社会边缘人漂流他乡与身为弱势的同情。在嬉笑中,外来者被公平地呈现,这在澳门几乎是前所未见的……内地佣工疑似企图跳楼的一段,就有着更为罕见的澳门人自省──当茶餐厅的市民对这名外来者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漠不关心,我们却看到一个孤独的、神秘的、似乎充满故事的弱者。”《七十三家半房客》的编导似乎对外地人在澳门的题目长有兴趣,在二○二一年的《楼住澳门人之通关24》中,当中的故事便以本地楼氏一家人和几个来自菲律宾、韩国、泰国、福建、武汉等地的外来打工人擦身而过的故事。

 用戏剧书写外地人,有时也易引起争议和过分解读。上年无线电视剧集《金宵大厦2》中,演员黄婉华涂黑扮外佣,被斥对菲律宾人不尊重,便引起广泛的讨论。笔者也因为这些讨论而重看剧集,方发现这位演员真的演得不错。在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有讨论才有进步,也是件好事吧。在澳门也曾发生类似的事件,怪老树剧团在今年的《菲澳门人》,因没优先考虑以菲律宾人为演员,并且剧情脱离真实生活而惹起歧视之议。剧团的反应也十分正面和快速,立即把綵排开放,邀请大家来给予意见,解决了公关危机,值得学习。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20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