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黄飞鸿 非彼黄飞鸿

2023-11-09 3675 潘紫英 澳门日报

 从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一九四九年)诞生开始,关德兴所扮演的黄飞鸿已有其鲜明独特的形象。《黄飞鸿传》首部曲里至关重要的一幕,是黄师傅在“艺宗少林”牌匾下,向拜师学艺的梁宽(曹达华饰)介绍其少林功夫源流①。影片强调师承,能彰显武人尊师重道的人格品质,也能体现影人如何尊重题材、如何保育文化。同样要紧的是,上集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下集“除暴安良係我哋份所应为嘅”等对白,不仅成为黄飞鸿电影的精神核心,亦影响了武侠类型电影的后续发展。

 不过此黄飞鸿,实非彼黄飞鸿也。在黄飞鸿电影的初创期,导演胡鹏与编剧吴一啸主要根据朱愚斋的技击小说,和黄氏门人提供的资料来改编,人物保有原始的草莽江湖气,不像后来那样“儒侠化”甚至“圣人化”。小说里的黄飞鸿是个市井人物,被人踢馆时会以牙还牙,平时会有一些不符合人们心目中英雄形象的行径。参与演出的黄氏门人,似乎都知道他的本来面目,所以最早期的电影版黄飞鸿不但好勇斗狠,连宝芝林的大门都设计成向外开,方便他把踢馆者踢出门外。行内人自然十分理解这些潜规则,当然他们也自有一套武德,例如打架时不要把对方打死,或者交手后跟对方讲和等。但忍让绝非武德,一旦忍让便不能在武术界立足②。如今看来,这种武者道德观念跟后来那个凡事忍让的黄师傅确实相去甚远。

 《黄飞鸿传》首两集的主人公形象无疑最接近原着,他不仅对救命恩人说自己是个四海为家、行蹤无定的江湖中人,更像初生之犊般对敌人口出狂言:“我哋江湖佬,讲义气嘅,如果我黄飞鸿唔够功夫呢,我马上可以收咗我宝芝林个招牌,再学过嘢。”他动武,多是由门户之争引发,跟他宣之于口的强身健体、除暴安良、造福社会、为国出力等内容,完全无关。他虽叮嘱弟子不要惹事招非,自己却冲动鲁莽,这样说一套、做一套,显然不是个好榜样。最后当他打败了高手花枪白头甫,随即向一众武林前辈承诺,从此韬光养晦,不再好勇斗狠,并且会严加管教梁宽。由此可见,岭南一代宗师初现银幕,也是他修身立德的自我成长之路。第三、四集里,黄飞鸿的性情略趋温和,既有草莽的一面,亦有悲恸欲绝的一面,更有向对方求情通融的一面。直至梁宽归天,他带人到仇人家中找晦气,方知对方亦因比武而死,不过仇家之死仍未足以令他息怒,还誓要在对方寡妇面前破棺鞭尸,复仇雪耻,幸得苏乞儿劝阻,才令他悟出“好勇斗狠,必败”之道。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20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