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

2023-10-05 3568 廖信琳 澳门日报

 ——周清岚大提琴独奏会

 九月二十三日晚,澳门文化中心小剧院上演“第十三届澳门青交音乐节‘专业魅力系列’——周清岚大提琴独奏会”。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大提琴新生代青年演奏者周清岚,现正于奥地利格拉茨国立音乐暨艺术大学攻读演奏硕士,当晚为澳门的观众带来精彩又专业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笔者认为,本场演出不仅是本地青年音乐家求学海外专业音乐学府回澳的阶段性成果展,更是带给澳门的青少年音乐学习者们优秀的榜样。

 低沉的旋律从大提琴的琴弦中流淌而出——第一首是德国作曲家保罗 · 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的B大调幻想曲集,作品八,第二号作品第二首幻想小品(Phantasiestuck in B major Op.8 No.2, Ⅱ)。这是来自一位青年音乐新生代初蕾的绽放:大提琴悠远深沉的低音与钢琴温暖柔和的旋律线条同时呈现在听众面前;时而强有力的下弓奏出浑厚的和弦之声,时而配合着钢琴,奏出明快的旋律线条;富有激情而灵动活泼的乐声游走在琴弓之间,带领着大家进入幻想之巅,十分精彩的开场。

 上半场的音乐会亦带来二十世纪西班牙着名大提琴独奏家、作曲家卡萨多 · 加斯帕尔(Cassado Gasper, 1897-1966)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一及第三乐章(Suite for Cello Solo, Ⅰ&Ⅲ),清岚的演奏十分生动活泼:不仅将大提琴极具歌唱性的抒情特性与高难度演奏技巧的技术性,都凝聚贯穿在整首作品中,还将充满西班牙民间舞曲音调素材的异国韵味表现十足。大提琴无伴奏作品无需考虑乐队或钢琴伴奏的音响配合,独奏反而更适合年轻音乐家的“坦率与直白”的演绎:音乐中十足的热情、活泼舒畅的情绪和有时略显忧郁伤感的气质先后呈现,环环相扣。作曲家巧妙的作曲技法设计,与演奏者高水準的演奏技巧层层递进,让这部作品不愧被称为巴哈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后,二十世纪大提琴独奏组曲的典範之一。

 下半场格外精彩,清岚为大家带来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 1873-1943)着名的《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19)。这是一部极具浪漫和抒情的作品,旋律非常优美,乐段一开始就被清岚演奏中淡淡的忧伤所笼罩,钢琴旋律音型屡次上行模进,彷彿是一次次不断地试探与触摸;大提琴则以较长的旋律线条开始,长音拉出缠绵悱恻的低沉旋律,彷彿不断地找寻与融合,最终两个乐器找到共同的方向旋律线条共同起伏,钢琴配合着大提琴,将乐曲引入优美的第二乐章。值得称讚的是,二、三乐章中的大提琴与钢琴伴奏有很多不同的节奏型,演奏者要十分熟知对方的谱子,留给对方“一只耳朵”,并兼顾自己的音乐,才能相互默契地配合出乾净的乐音。大提琴演奏者清岚与她的同窗同学、钢琴伴奏黄心怡,将这富有感情的二三乐章配合得十分默契。不同与二三乐章的“倾诉”,第四乐章更显气势磅礴,大提琴与钢琴共同进退,钢琴则以和弦的方式扩大了音域的宽度,但“豪迈”中又时刻配合着凸显主角大提琴的活力,全曲合力在大提琴辉煌的主和弦中结束,获得满堂喝彩。这是一首对情感、风格、技术各方面诠释都十分有要求的作品,再次称歎两位年轻乐者的实力。但较为可惜的是,笔者在翻阅场刊时发现,场刊内没有对相关演奏曲目进行背景介绍,乐曲名的中文翻译也较为简单,相信如果适当加上曲目的相关背景知识,必定会对音乐的普及带来更好的效果。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19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