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育成需要时间

2023-09-28 1404 陈九 澳门日报

 ——谈《西哈诺》的电话和羽毛

 福兰奇

 羽毛掉在地上是不会发出声音的,电话则会。

 在《西哈诺》三场演出尚未结束之时,“跌电话”在网上的讨论度,彷彿已成为演出的代名词。有讨论总是好的,虽然不足,但起码剧场的公共性得以发挥它的作用。既是“观众”,观者之间就会互相影响,当台上戏剧张力向台下蔓延的时候,电话掉在地上轰隆一声,打断了自己及其他观众与演出的情感交流,对自己是损失,对他人也是滋扰。然而地心吸力不是今天才被发现的,何以“跌电话”一事忽然被拿到台面上说?这就值得探讨。

 “跌电话”涉及观众对剧场礼仪的认知及执行,当然可以粗略地解释为观众水平不高,连最基本的剧场礼仪都不认识或尊重,但更準确而言,是观众的水平不一,部分是出入剧场的惯客,当然明白不受影响地赏剧的重要性,也许还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及主动购票入场的消费意愿。但问题是,如果这些观众佔大多数,澳门剧场界便不会叫苦连天几十年了。剧场界一直在想办法拓展观众,打破“塘水滚塘鱼”的困局,但高水平的观“众”宛如罗马建城,是不会一天就出现的。“跌电话”诚然讨厌,但这不就是各方剧场工作者一直想方设法将之拉到观众席上的对象吗?

 指责“跌电话”,是一群观众对另一群观众的要求﹐是前者希望提高整体观众水平的愿望,可被理解为提升整体观众水平过程这个广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公共性应当具有双向性质,部分观众在网上的部分平台大谈管好电话的必要,然而“跌电话”的观众接收并接受这些讯息只怕不多,这又指向了观众发展的另一阻碍——对话空间的阙如,而且即使具备足够的对话空间,诸如“凳”之类的网上平台拥有足够多的触及率,这些审美要求较高的观众,是否已然準备好与另一群体进行角力,后者会否因为被指责而从此将剧场边缘化,前者应当予以对后者何种程度的包容,都是于此衍生的思考。

 然而比起总是调皮地往下掉的电话,换个维度,另一件乏人问津的物事可能更应该被关注,就是剧末西哈诺临终时所提到,比玫瑰和桂冠更具根本性意义的羽毛。《西哈诺》场刊的“特别”之处,是收录了包括导演在内若干剧组人员的访谈,也有许多百科式的词条,用以向观众解释台词中的专有名词,以便观众容易掌握及进入剧中十七世纪法国的语境。然而纵观场刊以及台词,都没有明确的提示或指引说明羽毛的含义(只透过剧中角色服装的呼应)。作为全剧的高潮之一,事后思考、寻索羽毛之意,可以看作是导演安排给初赏《西哈诺》观众的功课。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18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