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的改编歌剧

2023-09-21 3400 远慕 澳门日报

 ——《波希米亚生涯》

 本年一月中,香港歌剧院在香港文化中心主办了四场普契尼的《波希米亚生涯》(La Bohème),我看了十四日晚上七点四十五分的场次。看过这齣歌剧的观众相信会被剧中的音乐和歌曲迷倒。除了男主诗人罗多夫和女主绣花女咪咪的一双男女高音,旁边还有男中音演的画家马切洛。而另一女角慕瑟塔更以女高音担纲,在双女高音穿插下,再加男中音的音乐家和男低音的哲学家,剧中核心人物紧扣,歌曲组合变化很多。除对唱外还有不少二、三重唱,几乎首首都动听。

 至于故事则较为悲惨灰暗,原着背景是十九世纪的巴黎拉丁区,上述四男窝居一阁楼,潦倒贫困,几乎连开餐都无着落。第一女主靠绣花过活,开场时已染病,终结时也难逃命殒。故事还发生在严冬,单看这设置,作曲家已反映出波希米亚生涯的七、八分面貌。这样的背景和人物身份,加上核心突出这些人的爱情和友情,故事交织出来的种种感情就更显悲切深刻,以至整个剧都瀰漫着一种令人感伤的浪漫。这是背景、人设、音乐和歌曲互相结合下的成果。

 甫入场便发觉音乐厅放送着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地道歌曲,翻看场刊才知导演把原着背景改在香港。幕升起后几位男角栖身如一笼屋中,但衣着颇潮。他们在几个猪油桶旁生火取暖,整体令人以为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虽然切换了原着背景觉得感觉稍减,还是很期待导演如何处理接下来的故事。但当第二幕升起时,豁然见场景转到一现代摩天大厦某高楼层,背景是落地玻璃窗,窗外是维景璀璨夜色,场内一众人开派对欢度圣诞,才知导演预设的背景是现代而非上世纪的香港。其他人的服饰与装扮俨如有钱人家,几位主角的服饰跟第一幕时大同小异,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因这一边舞台是富豪的写照,另一边是穷鬼庆祝的模样。第二女主明明在高级人群中,因见到旧男友马切洛才行去另一边跟他搭讪,摆明是对照式处理。这幕场景华丽,气氛又欢腾,便有点淹没了原着里一众人在捱穷中都要去感受的节庆欢乐。还好第二女主跟男中音表现突出,而男女主的歌声也保持水準。

 原着第三幕是酒馆/酒馆外。这里景观是高厦白墙连街道,这区阔落、乾净且幽静,承接第二幕的场景,本来无问题,但一点也不像贫民区。两对男女在这说分手又复合,少了原来的环境助力,没有原着在拉丁区中分手来得那样无奈、真切。还好四位主要角色的演绎者唱做优秀动人,虽然场景与人物身份格格不入,依然凝聚观众的视点。幕尾回到众男主的房间,然而宽阔的空间亦不令人感到他们有多么穷困,却要眼睁睁看女主断气而束手无策。一如此前男女主与众歌唱家出色的声乐演绎,一直在带动和留住观众的视线,直到幕下。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18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