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有戏 浮想联翩 (下)
2023-06-01 5115 吴强 澳门日报
尼修斯
以环境剧场作为艺术节庆主题的,麓湖环境剧场周应是全国首个。由四月廿二日至五月二日,以“无边涧地”为题,“涧”是指溪流,象徵着青年创作者的艺术生命力;“涧地”在普通话中与“见地”同音,是思想的独特表达,满有力量的名字突出了麓湖这个有湖有岛的生态区环境特色。
戏剧周有三十多部作品,当中有不少是根据现场环境而度身创作的沉浸式演出。戏剧周在全国公开徵集节目,入选者可以有一个月的时间,驻留在当地的选定环境中创作,大会提供食宿交通,另外也提供服装、布景、灯光音响等基本製作所需。当入选的青年创作者选中某个场地时,由大会的工作团队LOOKLIVE为他们跟不同的单位沟通,争取场地的使用。做过环境剧场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中间人殊不易做,如何为参加者取得最大的创作可能,又能令场地提供者乐意支持青年而非主流的作品,要有情智双全的能耐。
岛上的沙地剧场、蛇形美术馆、花园冥想教堂等地是创作者的热门选择,而人工湖、花草树木、山坡、咖啡店,都可以是俯首即拾的有戏场景,只在于演甚么能和环境发生独有的关係。有小记者问我,甚么是环境剧场最核心的东西,我说:“只能在这里——作品离开它的属地便不再是原来的作品。这样的环境剧场作品,一定好看。”说得有点绝,但过往看不少环境剧场作品时,都会有“为甚么要在这里演”的疑惑,这亦成为了我审美的轴心。
笔者在三天两夜极短的逗留中,除了主要参与了环境戏剧周的论坛,与各方神人坐在一大片草坪上轻鬆对话,介绍了澳门环境剧场的作品与社会发展的关係及当中一些突出的个案后,也仍能有空看了两个作品:《群马盛宴》在一个前身为马廄的青年文化空间中演出,演员们集体创作,为观众以“马”为材料,演员化身食材、厨师与食客,準备了一场可看不可吃的盛宴 ,在一场又一场的自我剖白中,思考着奔跑的意义。戏的文本写得很好,演出者是剧场素人,热情驱动她们把作品完成。当中有演员在彩排时受伤坐轮椅,没有退出,反而成为戏中一个独特的角色。
独脚戏《樱桃》精彩动人,在麓客岛的沙地剧场演出,远景是幢幢豪华高楼。在昇平景象下,演员爱丽丝儿将个人成长经历展露人前,同时用了实而不华的艺术装置,简朴而残酷地探讨被人避而不谈的敏感性话题。樱桃是少女的珍贵之物,在初恋的纯真、初夜、怀孕、生或不生、跟未出生的他再见……爱丽丝儿以近似残酷剧场的方式蠕爬出场,没有穿保护衣的肌肤在沙上磨擦,看者心痛;演出时而充满少女欢乐、时而懊悔哀伤,演至关键处,索性离开演出形式,坐下来表示也不知怎样演下去,直接与观众交心。演出动人而惊人,也有着自我救赎和警惕他人的双重意义。演后分享会,她用了一个简单又独特的方法,有别于一大班观众围着她问问题说感受,她满身泥泞,满脸汗和泪,放一张椅子在场中,邀请问有哪个观众有兴趣坐下,和她谈心;在澳门这种情况通常十分尴尬,往往空椅一直放到底,但内地普遍的文艺青年都很热情,不断有人出去表达对戏的感觉。有个女观众走出去,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给了爱丽丝儿一个有力而长长的拥抱,全场静默,无声胜有声。我轻声跟身边朋友说,如果这是预设的,便是最好看也最混蛋的一幕。幸好,再问看过其他场次的朋友,这个结实的拥抱,只是此场专有。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