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哈诺来到澳门
2023-05-11 3844 藏木 澳门日报
十九世纪戏剧《西哈诺》横空出世。该剧由法国剧作家埃德蒙 · 罗斯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能文能武的大鼻子西哈诺的爱情故事,时至今日已经出现了很多电影、戏剧的不同版本。今年三月澳门版的《西哈诺》上演了,是由法国导演法兰克 · 迪麦可导演,由澳门本地艺团梦剧社承演。对于宣传封面上大腹便便拿剑的长鼻子带帽男人的剪影,我一点想法都没有,只是想起了匹诺曹。直白而言,我完全没了解过西哈诺本人及其故事,是脑袋空空地去看剧。
从踏入剧场、坐到座位,氛围同往时看剧相比已经全然不同。何时会见到演出前有个侍女到处提篮卖东西?侍女招揽生意的样子,彷彿观众有钱就可以买到篮里的麵包和饮料。可惜我不够胆主动提出。而且台上已有两个带礼帽的男士在对剑,已经营造出一种十七世纪法国的氛围。不过布景初印象比较简陋,但其实暗藏玄机。开场后各路人马登场,在冗长的不明所以的前情下,终于等来了西哈诺:他居然是在剧场舞台的旁边二楼的窗口出现。看这么久的戏,从来没见过有剧组会利用那个地方。西哈诺先声夺人、中气十足,来到窗前同观众互动“落战书”,更是带着一股冷幽默。当时的情景中,台下观众已经成为“戏中戏”的观众。不过西哈诺不打女人,在场的男观众又没人斗胆应战,真是太可惜。
我觉得这场戏里,饰演西哈诺的演员大鸟确实成为整部戏的戏眼,他出色的演技成为这个舞台的光,比女主角罗克珊更加引人瞩目。毕竟过去的版本里,西哈诺都只是大鼻子,来到澳门还多了个大肚腩。要不是他后面的戏里需要脱衣服,我还以为是个假体。当然其他演员的角色塑造也相当成功,成就了一齣难得的好戏。远洋而来的剧本能克服水土不服,法语十四行诗成功变成粤语版,句句押到粤语的音韵。演员粤语对白自然,彷彿《西哈诺》就是发生在本地的故事。
而且有几个戏里的场景我很喜欢。第一个是戏外舞台与戏中戏剧场的交汇。正如前面所言,观众已经成为戏中人,是戏中的看众,看着舞台上蒙弗里登场表演,看着西哈诺从窗口冒出的抗议表演,看着西哈诺冲下去同华勒威决战,整个体验非常有趣。第二个场景是烤肉店,当侍女讲完串场白,她头顶马上有个大灯泡摇下去,从左边两排挂满鸡肉、大肉腿的顶上蕩向右边木凳木台区。摇晃的光影下,厨师在剁肉,西哈诺缓慢走入,这个布景很有意思,忽上忽下的灯泡就好像西哈诺扑通不停的心脏,他与表妹罗克珊的暗恋纠缠,就如厨师砧板上的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第三个场景是罗克珊站在舞台右边二楼的窗台,倾听楼下西哈诺借克里斯身份讲出的真心情话。站在灯光明处的罗克珊心动的表情与暗处借着他人表白的西哈诺对比,是多么令人心酸。紧接着就是罗克珊和克里斯在白色透明的帷幕背后成婚,西哈诺在帷幕前面假扮从月球掉下来的疯子,拖延德吉希让他们成婚。这几个场景的布置相当有氛围。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