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受访者之间的关係

2023-02-23 3142 张立 澳门日报

 ——《给十九岁的我》观后感

 在暂停放映前有幸观看了《给十九岁的我》,没想到就在隔天便掀起轩然大波。平心而论,该片虽然并非我所喜爱的纪录片,这并非因为故事本身,而是导演的参与度以及片中与受访者之间的关係。就故事本身而论,十年间的人、事、物的变化是该片的看点,也是其价值所在,整体来说,一部来自于学校的纪录片能登上大银幕,本该是一件十分不俗,也不容易的事。该片以少女的成长与学校的变迁发展出一部拍摄横跨十年的纪录片,纪录片中人、事、物的改变是最好看的,而十年间,人、事、物也定必会存在变化,所以可看性与意义是绝对存在的。

 横跨十年的拍摄也考验着导演的耐性,但在纪录片开场不久,已能感觉到其实片中还有一个主角,比重与故事中的女学生们、学校相若,那就是片中的旁白——导演本人。该片除了大量旁白,也有导演在镜头后向女生提问的声音,而故事中因新校舍搁置而面临拍摄停摆,导演也把拍摄团队的困境等情况,以及导演劝喻女同学继续拍摄的过程都放在纪录片之中,这部分对于纪录片是否重要,便是笔者在观看时的第一个疑问。

 《给十九岁的我》是一部以学校与少女为主轴的纪录片,新校舍的延误理应仅是影片中的一部分,但对该片影响不应如该片所述之巨大,因拍摄纪录片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变数,在过程中会按素材而作出调整,或许延误也仅是过程中所经历的一部分,而非会令纪录片难产,而需要着墨来提及以及讨论的理由。如现时片末邀请了未能如期在新校舍就读高三的学生们回校,这也是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来不来得及搬进新校舍这回事,也仅是故事的一小部分,而非影响纪录片的主要因素。

 该片本已经要围绕数位女生、学校,由二〇一一年开始的发展,长达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中还要着墨提及这个纪录片本身的“危机”,这是让观者产生了不解的原因。笔者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在想:当然,导演无可避免是纪录片的一部分,除了观点的投放,导演出镜在过往也经常发生,并不新鲜,但在我入场前,我内心的準备是给还未十九岁的一群少女,是观看一个关于几位少女成长的故事,而纪录片的由来与初衷,影片一开始已藉由该校前校长交代了,故事也可随之而展开,但迎来的,是旁白不断穿插的解说,甚至,是旁白在诠释少女的人生。纪录片与剧情片在一个点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让观众在当中寻找、摸索也是一种乐趣。在该片中,旁白的比例远超解说式(The Expository Mode)纪录片。如果导演不是一位大导演,对于观众来说,这种参与程度是否可以接受呢?某程度上,这种旁白的参与程度远超实际。常说纪录片是对真实的素材作创意性处理,而旁白在该片的出现已超越创意性处理,而是另一种创意性的建构了。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309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