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边界

2023-09-03 4289 张经纬 澳门日报

 由于强调的是真实材料呈现,于是有人便提出Documentary  

 Theatre不应译为“纪录剧场”,而是直接叫“文献剧”。可见译作“文献剧”更重视创作所强调的“原材料”。

 早前香港剧场团体“一条裤製作”举行了“第三届纪录剧场节”,在相关研讨会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李亦男更进一步强调“文献”的开放性,它不只是传统观念上的纸本书写,还包含影像、声音、身体等不同素材。的确,在媒体急速发展,人们在虚拟世界逗留,留下影像、声音、文字的档案愈来愈丰富,也许真的会超过在现实世界留下的文献;另一方面,需要剧场作为人为的艺术媒介,但正如文学、电影或各种视觉艺术创作等,已尝试走出人类中心的範畴。那么自然环境的文献是什么?例如很多海洋保育机构早已开展了大量记录海洋生物的工作,例如对于海豚已有一套科学化的记录外貌、习性或声音的方式,这些并非记录人类形貌、行为的文献又可不可以成为“文献剧”的题材?又例如台湾阮剧团的“纪录剧场”《家的妄想》中,有鬼魂的角色出现,于是又引起“鬼”可以成为“真实题材”吗?可是回头一想,“鬼”的存在大概有其争议性,“鬼”所带给人的恐惧又或对灵界的想像,可否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文献、一种真实的素材?那么“想像”也该是人类非常真实的行为吧?如果“想像”被排斥在“文献剧”或“纪录剧场”之外,人们的理想、梦境是否就变得“不切实际”?于是,还有人相信想像可以被实践吗?

 不过,如果将“文献”的边界不停拉开,那么Documentary   Theatre的定义就更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大家愈来愈难定义它的时候,更应该回到它的核心价值上,不是追求它的既定模式,而是将它的核心价值,例如为非主流的档案发声,又或揭露虚构,转化于体内。(真实与虚构 · 五 · 完)

 踱 迢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1170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