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虚构”中

2023-08-27 4879 苗明美 澳门日报

 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每天网络上充斥着“听说”而来、未经再三考证的分享,“真实”已经充满可疑性。曾在一次口述史访谈中,一位女士说到自己的旧居,她说:“大儿子就在这里出生。”可是经追问后,才发现女士的意思是大儿子是在医院出生的,而这旧居是大儿子的首个居所。女士这一说法并非恶意撒谎,只是一种她本身的习惯说法。

 “真实”的反面是“虚构”,可是“虚构”不完全是贬义的,我们常常生活在虚构之中。“城市”是虚构的,是一种人对生活模式的想像与实践,但世界本身不是这样的,我们从A点到B点之间,或者只是往前走一分钟就可以到达,可是在城市的“虚构”中,我们却要在斑马线、交通灯前等待车辆停止才能过去,又或者我们要爬楼梯走过一条行人天桥,才能从A到B,这就是一种“虚构”。城市规划者从无到有的建构,包含了对此时此地的人该如何生活的想像与实践。对原本那个A点到B点之间一分钟的距离来说,这是“虚构”的。而剧场作为一种常常被视为“虚构”的、不切实际的场域,当它愈强调自身的“真实”时,往往更凸显了“虚构”的现实,我不对你说“这是真的”,你就不会去想“什么是假的”。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要给纪录剧场(Documentary  Theatre)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对“真实”的“宣称”。这类剧场都“宣称”自己在演出中运用了真实的材料。可是,当我们问问那些剧作家,他们也会宣称自己的剧作(哪管是天马行空的故事),其实也运用了“真实的材料”,不过只是转化成有戏剧性的演出而已。于是,我们可不可以将“宣称”改为“直接呈现”?这些宣称为“纪录剧场”的戏,都在演出之中“直接呈现”着真实的材料,例如档案、口述访谈、证词等。

 (真实与虚构 · 四)

 踱 迢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或用户投稿文章,不代表澳门新闻日报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eeea.com/yishu/1165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精心推荐

更多

TAG标签

更多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2065986)

电话:0592-519720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